第一章 你的名字挺好看(1 / 3)

2006年8月底,立了秋,越過處暑,有了一絲秋高氣爽的苗頭。秦雙扶著車把立在學校門口,心中卻悶熱如舊。她抬起頭,脖子被軍訓劃成黑白分明的兩半,穿著普通體恤格外明顯,和這印記一樣明顯的還有校門旁“高新中學”四個燙金大字。

秦雙理應升學去市一中,那裏雖然離家較遠,但資曆老,口碑好,最重要的是初中同學大多都去了那兒,沒有重建人際關係的壓力。高新中學是一所民辦學校,建校史不長,擇校費不低,名號也沒一中響亮。小姑為她選擇這裏是看準了它的教學理念,當大部分學校還在用“升學率”標榜各自的實力時,高新已然扛起“名校率”和“綜合力”兩麵大旗,在教育係統裏異軍突起。當然,作為區考前十的秦雙,在入校前就被應允了諸多優待,比如獎學金的發放、學雜費的全免以及享受全封閉管理模式下的走讀待遇。

秦雙不算一個內向的人,可她很怕接觸新環境。在新環境下如何安然自處,又如何與周圍的人打成一片,這些對她來說可比做題費腦子。之前為期半個月的全封閉式軍訓簡直是她的噩夢,難捱的訓練,難扛的秋老虎,難忍的孑然一身,她像個被關禁閉的犯人,在這種狀態下過了一周便陷入了極大恐慌,仿佛又回到初中剛轉學的那些日子。秦雙靠倒計時來度日,連最後的新生文藝彙演也興趣寥寥。

朋友沒交到,還失去了對高中入學的期待,沮喪要死。

她停好自行車,恰逢校園廣播響起,有女聲在慷慨激昂的寄語新學期,要豎起耳朵才能分辨出卡農的背景樂。教務大廳門口排起了長隊,都是繳費的人,她徑直從旁走過,覺得好一陣心虛,不自覺用手攏了攏頭發,卻在發尾處抓個空。

“短發一定好奇怪。”秦雙心想,不免有些懊惱,埋頭加快了步伐。

找到一班教室時裏麵已經坐了二十來號人,他們大都和秦雙一樣,不用交學雜費,所以能早早就位。大家不做聲響各忙各的,秦雙在女生較多的區域尋得個空位,她拿手拭了下桌兜,並沒有灰,便將書包塞進去,望著周圍幾個“蘑菇頭”長舒口氣,瞬間又覺得幸好剪了短發,不然那才真是好奇怪。

高新中學的班級排布很簡單,一年級十四個班,按數字順序依次編號,並無重點普通之分,當然也沒有什麼衛星班火箭班珍珠班培優班等千奇百怪的名號;二年級和三年級一分為二,理科班和文科班,按文理分科人數靈活調整,但大都落個九理五文的比例。一切平平無奇下都有“但是”二字——但是——學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一年級的一二三班以及分班後的理一文一,全是清一色的短發,私下裏大家都稱之為蘑菇班。

秦雙軍訓時還紮著馬尾,此刻並不習慣脖子堆頭發的感覺,她總是不自覺用手把衣領處的頭發向外撥,然而一低頭,碎發又靈巧地滑進去。就在她渾身不自在時,一個力道落上肩頭。

秦雙扭過身,是個圓臉蛋高個子的女生,細眉杏眼,眼瞼下有顆淺痣,卻意外讓人覺得好看。她指了指秦雙旁邊的空位:“有人沒?”

秦雙搖搖頭,把凳子向前一挪,那女生輕巧的側身進去,從衣兜裏取出疊放整齊的衛生紙,數出兩層把桌麵擦了一遍,又數出兩層把桌兜和凳子擦了一遍,看著不大髒的紙巾笑道:“可以啊,不愧是高新。”

她坐下身環顧四周:“剛開學的,幹嘛啊這是,太悶了吧。”

秦雙低著頭沒有應聲,那女生嗤笑起來,這動靜吸引了周圍人的眼光,她卻不在意,打開筆袋尋出一支筆,拿起秦雙麵前的本子在上麵寫道:mynameisYQT,what’syourname?

秦雙看見這行黑字哭笑不得,取出一根藍筆回寫道:秦雙。ps.YQT=有前途?

那女生看到後眼睛眯成兩彎月牙,大筆一揮:你牛!我初中同學都喊我油漆桶,小女子楊青彤是也。

兩人相視一笑,一牆之隔的外麵是半封閉的走廊,陽光從楊青彤腦袋上的窗戶透進來,落在秦雙那側的過道裏,兩人陷入暗影裏卻好似在發光,那是屬於青春獨有的光芒。友情有時就這麼簡單,隻等誰先開口說句你好。

不多時,一位卷發微胖的中年婦女走進教室,她手拿文件夾,神采奕奕卻不苟言笑,給人不怒自威之感。她看了看黑板上方的時鍾,緩緩開口:“我姓陳,耳東陳,既是你們的英語老師,也是你們的班主任。現在先來點名,點到誰,誰答到出列,去南側走廊排隊。按點名順序三人一排,依次向後。”陳老師說到這裏看了大家一眼,頓了頓問,“有問題嗎?”

無人敢接話,大家都被一種氣場震懾住了。本以為新學期的開場一定是千篇一律的動員大會,要麼是按部就班的自我介紹,不想陳老師三下五除二就直奔主題,要排座位了。她見無人應聲,加重語氣道:“有什麼問題。”

大家這才異口同聲答應:“沒有!”

陳老師打開文件夾,拿出花名冊開始點名。第一個點到是位小個子女生,叫沈佳,她答到的聲音特別小,正局促地站在座位旁。秦雙在區考排名表的第二位見過這個名字,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