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教慶(2 / 2)

好告知二老,侯爺不論是家庭還是事業,都甚是順利......”

這話半真半假,說得遺扇都十分慚愧了。

這幾年來,除了清明時獨自一人拜祭爹娘,就沒怎麼常去“探望”了,更別說樂君彌除了成婚時給二人的牌位敬了酒,就連清明節也被告知她已經完成掃墓了。

不是說她不孝,實則二人離世時,對於這個特立獨行的女兒,也沒多指望能成家立室或者傷心欲絕,隻要她能安安心心過好日子就行。

當初就擔心,她成了道士後終日煉那些傳聞有丹毒的丹藥,怕她一不小心就嗝屁啦,所以就死前特意叮囑她,沒事別去“打擾”他們,他們想好好過二人世界,實則是怕她也隨著去了。

自然,遺扇是完全沒get到這層意思的,因而,對於父母臨終之前的叮嚀,牢記在心的道君侯爺,為了保證那兩人過得清靜,就從未想過多帶個人去拜祭他們。

但是,現在樂君彌這麼一說,讓她殘忍拒絕,就是不知好歹了。

唉!看來這荷包蛋,還是得掛在身上的了!

格外禮貌體貼地對著他道了聲謝,又想起了他話裏深一層的一絲,“正君是說,你今天也會去雲若觀?”這來得及麼?

樂君彌甚是肯定地頷首道:“侯爺說的沒錯,君彌結束聽禪便會先行離開前往蓬萊山,你不必擔心,尋兒和思遠自會隨我一同前往。”

行吧,他既然已經有了全盤計劃,她也懶得勸他什麼。

於是二人極快地收拾好行頭,便踏上旅程了。

由於道佛兩教在這邊陲之地常年行善積德,或進行募捐,或搭棚施粥,或免費為百姓進行祈福,邊陲人無論世家子弟,或是平民百姓,都是心存好感的。

兩人邁出侯府,便見著了薑思遙和陶碧早已等在馬車裏,正對著兩人爛漫一笑。

遺扇將樂君彌扶上了馬車,便徑自上了馬,到了過了鬧市的一個分岔口,遺扇便騎著馬與馬車眾人分開了,身後隻跟著諾一以及當初前去迎她回府的幾個女侍衛。

侍衛馬上那鼓鼓的包袱,自是遺道君這些時日再次加班加點的成果。

*

樂君彌一行的馬車總算趕在了百姓們啟程之前便順利到達山下,上山途中,仍不乏從外地早早趕來的信眾,大家看見樂君彌都是滿臉尊敬地施了佛家之禮的。

瞧著樂正君又停下給人回禮,沿途總走走停停的,陶碧嘴角一撇,悄悄對著樂尋說:

“要不是你偏要來菩提寺,我就打算去蓬萊山瞧上一瞧的,

雖然我娘不許我們過度參合在道佛兩教中,但是,

蓬萊山啊,聽說自從你舅母‘占山成道’後,平日就鮮少對外開放了,

除了買丹藥的人或是教慶之類的能上去看看,就如我,就從未見識過的。”

越說就越來越懊悔,自己怎麼就不趁著自家老娘今兒特別忙,沒空管她之際去見識見識呢,雖然不能太親近昭陽侯,但是爬山也總可以了吧!

瞅她那懊惱的模樣,樂尋抿唇一笑:“你煩惱什麼,剛剛你去石頭旁邊拔草時,舅舅已經告知我們了,一會兒結束,我們便會去往雲若觀!”

“那真的太棒啦!”

陶碧驚喜乍現,立馬拍拍臉頰,頓時感覺神清氣爽。

https://8./book/60573/67401247.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