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渡河(2 / 2)

平常的紅袖兒精於算計,凡事都預先想好各種可能的結局後果,然後針對各種結果進行安排補充。這是最近這些年來形成的習慣,一向如此。

隻是在個人情感方麵,她毫無經驗。一直封閉內心的她在現在突然打開心扉,一時間有些不知道如何處理才好。就像剛才那樣,她明知陳積在眾人麵前如此照顧一個婢女的情緒太過不該,但是她就是聽著開心,甚至還想讓他再多一些。

眾人繼續前行,路過一個丁字路口時,官道上的人流突然多了起來。幾個人亮著嗓子吆喝,聽那聲音多是些“當心,看路”之類的。

陳積轉頭望去,隻見幾隊馬車從南麵過來,拐過丁字路口然後朝西而去。那些馬車明顯是在運貨,上麵蓋著厚厚的沾布。

不一會兒,在那幾隊馬車後麵又有幾騎兵士呼嘯而來,越過馬車的同時也卷起不少被壓細的塵土。

“世子放心,咱們到了鹽池,這裏本來就有不少岐國士兵鎮守著呢,和剛才一樣裝作無視即可。”

沈卿輕聲提醒著,陳積點零頭,這些事情早有探子事先交代,所以他們和其他行人一樣,依舊曬著太陽前校

色將暗的時候,六人在官道旁的鎮子上簡單休息一晚,然後第二起早繼續趕路。

臨近中午,陳積和眾人來到黃河渡口,這時還沒有後世那種橫跨大江大河的橋梁,所以想要通過的話,隻能是靠著河邊渡客為生的船家。

兩個船家頗為殷勤,湊上來的同時還掀了掀衣服,露出腰間那特有的牌子。

陳積知道,那牌子隻有前方探路的二十名探子有,所以微微一笑,拱了拱手之後毫不遲疑的上了船頭。

兩個船家幫忙卸下馬車,又將馬兒牽上兩艘渡船,這才撐船向西行去。

此處渡口的黃河不算湍急,閑暇之餘陳積順著水流向南看去。那邊二十裏開外的地方,有一處名滿下的鸛雀樓。

當然,那名滿下四個字的是陳積的前世,在這裏雖然也是知之者甚多,但是少了王之渙的那首詩之後,那名頭就弱了許多了。

河水流過鸛雀樓,往南再過五十餘裏,途徑潼關拐彎的地方,那裏同樣有一處渡口,隻是相較這裏而言,那裏卻是鼎鼎大名。

風陵渡口,兵家必爭之地,自古就是最重要的戰場之一,魏武曹操便帶兵在簇討伐過西涼馬超。

除此之外,陳積腦海中對這渡口唯一印象,便是那句詩了。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終身誤。

沒有辦法,金庸老先生的對他的影響實在太大,再加上這句對郭襄最為經典的評語,想要忘記實在有些不太可能。

東邪郭襄在此邂逅楊過,從此對其心有所屬,而後更是苦苦尋找二十餘年不可得。想到這裏,陳積回過頭來望著對岸那漫漫長路,微微一笑然後對著其他眾壤:“我剛想起一個故事,等咱們上岸之後邊走便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