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的家業在洛州城已經持續了幾十年,能像他們一樣一直保持豪富的是少之又少。多數家族都是在短時間裏經曆興起,繁盛然後沒落。運氣好些的,在沉寂過後還可以再次輪回,而多數運氣差的,現在已經沒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了。
曹家能做到這一步,除了把生意打理的毫無差錯之外,還和各種關係的處理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不管是曹休的父輩還是祖輩,在對上洛州城裏相應的官員或者富商時,都會不遺餘力的去相識結交。
為此散去的銀子自然不是小數,隻不過得到的保障也是實打實的。
曹休從小就耳濡目染,對這些道理早就了然於胸。早在兩年前就學著長輩們的做法,出來主動去結交一些同輩的官宦子弟,或者其他行業的青年才俊。
對麵有忌諱的,就去些酒樓茶會,沒有忌諱的,就挑些好的勾欄妓館。反正他是葷素不忌,不管是哪裏都能去得。
像今天這種聚會,他已經組織了不知道多少次。
主坐上的是洛州通判的長子趙通,雖然以曹休的身份要請動他比較困難,但是趙通還是偶爾會給他些麵子。
左右兩側都是趙通的好友,其中兩個是已有了功名的青年俊才,因為洛州城的文絕陳稼進京,這兩年他們的聲名也漸漸響了起來。
本來趙通是要和他們一起吃酒聊天的,隻不過剛要出門的時候,曹休的請柬就到了。經過短暫的合計之後,就應下了曹休的做東。
今晚有文人才子在場,少不得要聽些新詞雅調。鴻熹酒樓裏藝人的彈唱自不用說,桌上幾人聽到妙處,也不由得跟著吟唱起來。
再到後來,兩名俊才尤感太不盡興,轉而開始自己填詞。字斟句酌一番之後,讀出來倒也算是工整漂亮。
曹休雖然於詩詞一事不太擅長,但是怎麼說也是出自富庶之家,年少時讀的書也並不算少。而且以曹家的行事作風,在和那些達官貴人結交的時候,怎麼能少得了詩詞歌賦這些東西。
所以在兩位才俊念完之後,曹休基本都能附和的讚上幾句,而且也都基本可以點到他們某些用字的心癢之處。
每當此時,兩名才俊便轉過頭來,對曹休點頭致意,表示感謝。
同時心底也在小聲嘀咕:沒想到這人還有點眼光,這倒和其他那些滿身銅臭的人有點兒不太一樣。
相比較而言,趙通就是出自書香門第了,在二人填完詞之後,一時手癢也作出一首,結果自然是得到滿桌的讚譽。
之後曹休便拿過趙通的詞謄寫一遍,交到那唱曲藝人的手裏,讓他按照相應的詞牌唱上一遍,結果又是掌聲一片。
酒宴過半,等到彈唱的藝人撤下之後,桌上的幾人開始便開始閑聊起來。
目前洛州城裏的第一話題,自然就是武陵王府裏的敗家三公子了。
“曹兄,聽說當時陳三公子揮金如土的時候,你就在場?”
趙通靠在椅背上,找了個舒服的坐姿之後,對著曹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