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的佛教是百姓的信仰,哪怕是國王也是它做忠實的信徒,很多皇家子弟都在寺廟做僧人,所有佛教和國王是平起平坐,並不是國王想做什麼就是什麼。
國王當晚將三藏和魚玄機以最尊貴的方式請入了皇宮休息,然後當晚就寫下了一道命令讓人傳給了附近的國廟之中。
第二日,三藏兩人在國王的帶領下前往了國廟,僧人早已經沿途等待,不過僧人卻沒有歡迎的意思,麵容嚴肅,反而像是準備應戰一樣。
魚玄機看到這樣的陣仗有些擔憂,用隻有兩人才能聽懂的話交流道:“三藏,我覺得這些僧人好像並不是很歡迎我們,就像吧我們當敵人一樣。”
三藏也看到出來,不過他並不擔心,他能夠感受得到,這裏的所有人都不會武功,所以並不是很擔心,大不了還可以跑。
在盡頭有一個很大的神壇,一白發老頭坐在中央,正在靜靜的等待著,但從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來,他也是如臨大敵般的等待。
國王很尊敬的站在神壇下方,說道:“佛陀,這位是來自大唐的僧人,希望可以來到寺廟中學習,然後將佛家的經書帶回唐朝,將佛教發揚光大。”
佛陀睜開眼,擺了擺手,示意一僧人為國王帶上凳子,讓國王坐下休息,畢竟他是這個地方的王。
等忙完了這一切後,佛陀才看向三藏說道:“千年之前,我寺有一名僧人名叫達摩,他帶著寺廟中的經書,朝著東方前去,那時候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裏,也永遠沒有再回來,他帶去的是佛教的發源。”
三藏聽得清楚,他手中的這幅地圖應當就是達摩留下來的,雖然沒有任何依據,但除了他以外也沒有了任何的可能。
三藏念了一句佛號後,說道:“三藏想要像達摩一樣,將最高深的佛法,再一次傳入大唐,將佛教發揚光大,還請佛陀應於。”
佛陀看了一眼三藏,看他態度誠懇,想了想後說道:“三藏大師可願做貧僧的徒弟?”
這一句話讓三藏納了悶了,這是什麼意思,好好的你把經書給我就可以了,幹嘛要做你的徒弟,於是想好了之後回答道:“貧僧有師傅,自然不會另拜他師,佛陀的好意,貧僧心領了。”
聽到這句活,佛陀笑了笑,這明顯是他意料當中的答案,如若三藏不這麼回答,佛陀反而看不起他,因為他擺好了這麼大的陣勢。
佛陀繼續說道:“原來如此,但我們的經書畢竟由我們傳出去,我們不會給你。”
對話講到這裏,就顯得有點尷尬了,三藏和魚玄機兩人看了國王一眼,場麵有點尷尬。
國王坐不住了站起來,說道:“佛陀,可有例外?三藏大師不遠千裏來到我國,讓人空手而回總是有些說不過去的。”
國王是個怎麼樣的人,佛陀實在是太清楚不過了,他如此費盡心思的想要幫助三藏,肯定是有一些交易的,佛陀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猜到,天竺有很多的百姓都過得很苦,這個國王比誰都清楚,他比任何人都想要讓所有人,生活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