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黑鍋(2 / 2)

“也正因為如此,隻有那三位出麵,才能說服和利用他,別人都不可能驅使他這麼做。”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嶽東陽聲音有些發啞,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麵。

胡澤沒有多說什麼,隻把三封聖旨擺上台麵。

“寧王……官學……”

針對方圓個人的處置,他們直接就無視了,這是李塵夾在裏麵的私貨,他們根本不感興趣,關鍵的還是第一封和第三封。

前者說道,是寧王派遣方圓過來刺殺皇上,這是要把黑鍋扣在寧王頭上,避免直接和三聖撕破麵皮。

但別人都已經騎到頭上來了,該有的態度也不能少,朝廷理應戒惕三聖,做好最壞的打算。

封孔學為官學,就是要整合京畿之地的四大書院勢力,統一思想,一致對外。

此舉必將招致三聖反對,但隻要孔學相關傳承傳播出去,有助於門下士子速成,朝廷又牢牢把控科舉與官員名位,也由不得天下書院不從。

假以時日,三綱五常,三從四德都深入人心,孔學的權威必將得到更進一步的保證。

更妙的是,孔聖是古人,早已經不在世,無論把他捧得多高,都不會走下神壇對他們指指點點。

四大書院把持士林和學術界,就是人間最大的權威,至聖先師的話語,還不是由得他們來解釋?

嶽東陽和陸源一時之間也摸不透胡澤的路數,不禁以眼神相對,但簡單交流無果,最終還是以自己顧命大臣的權力簽發了三封聖旨。

事到如今,無論事情的真相如何,他們也隻能順著胡澤鋪就的道路走下去了。

很快,方圓謀逆之事公諸於世,眾人得悉,盡皆嘩然。

很多人都對這件事情感覺難以置信,怎麼都無法想象,方圓那般的大儒,竟然也會做出這等事情。

不過那些人也沒有什麼立場去質疑,真相撲朔迷離,也不可能自己去追尋,還是要相信權威的解釋。

對於普羅大眾而言,線索指向寧王,倒也算是一個說法。

聰明人對此卻是嗤之以鼻。

寧王雖然也能獲得大儒效忠,但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大的本事,叫一位大儒拋棄帝師之位,冒著生命的危險去聖京刺殺皇上?

那隻不過是糊弄無知愚民的借口而已。

不過既然那是借口,真相必定暗藏,究竟如何,越是深究下去就越讓人感覺水深,自覺猜到了“真相”又諱莫如深,不敢過多談及。

就這樣,李塵明明沒有站出來指認三聖,但聰明人卻都自己把懷疑的目標轉向三聖。

尤其是在封孔學為官學,推崇備至之後,那些聰明人更是恍然大悟,為了自己的猜測得到驗證而沾沾自喜。

真相果真如此!

旨意很快傳到了地方,各方州府,各大學院頓時都明白,這是站隊的選擇,紛紛遵旨行事,或向東縐示好,準備搭上起事的快車。

整個大乾,頓時呈現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之勢。

42989/49209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