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儒門中人,文道高士,又與胡媚娘有著私仇,由他出手是再合適不過。
嶽東陽等人所需要的支持,也未必就是要他衝鋒陷陣。
儒門自有高手,坊間又有士林的支持,隻要掀起輿論,共誅妖後,自有無數的能人誌士會自己跳出來為他們所用。
他更適合當一個鼓手,一麵旗幟。
……
六月中旬,江水悠悠,聖京城外的航道上,一葉扁舟逆流而上,如有神助般的自行推動著往北而行。
江流漾起,波光粼粼,無數碎銀一般的異彩在小舟後麵散開,不久之後,小舟終於來到渡口,一名長相俏麗的侍女掀開烏蓬,把裏麵的文士身影顯露出來。
其人盤腿而坐,膝頭上放著一尾七弦古琴,身上長衫飄飄,顯得瀟灑之極。
早有幾名大乾官員在岸上翹首以盼,見到這個風采依舊的身影,不由都露出了由衷的歡喜之色。
“青蓮先生!”
“果真是青蓮先生!”
“青蓮先生又回來了!”
這名文士,正是李塵真身所假扮的青蓮居士唐太白。
“諸位,唐某又回來了。”
李塵麵上帶著淡淡的笑意,把古琴放在一邊,起身向幾名官員打了聲招呼。
由於唐太白身上還背負著靈帝的禁令,得知消息的百官和士子們並沒有大肆歡迎,但卻也於坊間奔走相告。
很快,就連宮中都有所耳聞,胡媚娘也知道唐太白回來了。
其實事情過去多時,她已經消氣,不太在乎這個曾經戲耍於她的海外文士了,但畢竟唐太白曾經得罪於她,又金口玉言,請靈帝下過聖旨進行驅逐,總感覺麵子上有些掛不住。
馬公公相勸道:“娘娘,那唐太白雖然回來,但卻也是個知情識趣的,並沒有公然違反禁令進城,我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且當看不見他得了。”
事實的確正如他所言,唐太白雖然回來,但卻沒有進城。
如若他進了城,鎮魔司是可以直接拿人的,唐太白無官無位,一旦進了詔獄,就連嶽東陽等人也不好相救,他們都是工於心計的老臣,絕不會犯這等低級錯誤。
馬公公知道唐太白那人不好對付,未明來意之前,同樣不想招惹。
胡媚娘想了想,也覺得馬公公所言有理,於是打算暫且不予理會。
但這一次,唐太白是衝著她來的,自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
短短幾日之後,一篇名作《長恨歌》新鮮出爐,坊間自發宣傳,廣為傳頌。
“乾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胡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胡媚娘得聞此作,麵上神色異常複雜。
“這個唐太白的確文采斐然,出手不凡,但為何總是盯著我不放,一再作詩詞諷刺?”
“偏偏那些儒門弟子,枉自讀了許多聖賢書,也愛風傳這等劣作!”
42989/49446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