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有麾下部屬進來,躬身行禮道:“胡太師,前軍來報,發現潞王部叛軍蹤跡,他們於萬裏之外桃城休整……”
潞王是曾經扈從叛王聯軍起事的一方郡王,實際上微不足道,並無真正威脅。
不過如今大乾軍政大權盡皆由胡澤執掌,他說誰是叛逆之首,誰威脅最大,誰就是叛逆之首,威脅最大。
真正的威脅,寧王等人,他暫時還不想動,當然是以掃清西南之地為首任。
這就叫做抓小放大,必要的時候,再將大的叛王勢力一擊而潰,又能產生好一堆小股叛軍和匪寇,到時候再來滅螞蟻一樣,一個個的碾死。
胡澤化身下令道:“派遣異妖發起突襲,前軍隨後進攻,定要將潞王部消滅殆盡!”
“是!”
實際上李塵早已通過千裏眼窺見潞王軍隊所在,這一能力用在行軍打仗,簡直堪稱神器,但李塵目的是為拖延時間,愣是讓前軍派出斥候,四處偵察,探查好一陣才有所發現。
當夜,胡澤麾下大軍圍困桃城,趁著潞王部疏於防範發起偷襲,毫無意外贏得一場輝煌大勝。
來自大乾各方的武者,士子盡皆立功,胡澤適時出麵,又是一番期許嘉勉,鼓舞士氣,自然也少不得論功行賞。
在李塵的刻意安排下,越來越多他自己親手提拔的士子和妖修掌握重要權柄,在此之後,更是在潞王部曾經肆虐的桃城安排祭祀,重新冊立山川河穀之神,執掌地脈。
這是大乾官方,代表朝廷進行的封神祭禮,不少戰死者留存殘魂,皆得到安排,但關鍵位置,同樣還是李塵自己的人,甚至一些人工所造的元神之流。
與此同時,他也把白模因的寄主,經由偃道改造的本土野蜂和螞蟻等物散播出去。
接下來的時間,李塵就是在不斷重複這個過程。
胡澤軍隊每至一地,必全殲叛軍,爭功封賞,然後重新封神,占據名川大澤之福地,還有各路地方之神位。
無人察覺處的野外生態,也要經其一番改造。
如若有人仔細研究胡澤部的行軍路線,就會發現,他是沿著大乾江山西南一線最為著名的天山一脈自東向西而進,沿途山川河穀,名山大澤的城池,地脈,盡皆都已經為其所掌握。
以此為根基,配合大乾官方本身就已經掌握的那些城池,州府,大半個西南都被打通了關節。
時間很快到了年底,李塵又再以胡澤身份率軍北征,終於朝此前就被視之為巨大威脅的寧王部而去。
雙方在北地名山鎮亭山下大戰,終是李塵以開了全圖,近乎作弊的機動作戰之法配合多支軍團化整為零分散夾擊,把寧王擊敗。
但這一次,仍然還是讓寧王和其麾下幾員大將逃跑,未能全竟其功,徹底消滅這支叛逆勢力。
就在這時,年初巫蠱案的遺禍顯現,康平帝無故病倒了!
一時間,朝野震驚。
42989/49494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