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書院,大儒嶽東陽坐在堂上,看著門下弟子從宮中打探出來的詩作,沉吟良久,歎道:“詩仙,果真不愧是詩仙!”
“大乾文道遠來百萬年,不知多少文人騷客,士子才人絞盡腦汁,終得傳世華章萬篇,早已公認詩詞之道絕矣!”
“萬萬沒有想到,竟然還會有如此詩中仙聖,格調,韻律,才情不下於古之聖賢!”
這個世界文道發展已久,但卻反而已經把路走盡,再加上文以載道,融入文華之氣的顯聖神通,專注於實戰或者其他諸般應用,難免出現類似文學已死的說法。
李塵從異世界帶來的詩詞文章,帶給士林的,是如同天外飛仙的震撼,絕對可稱是當今文道的一股清流。
本以為當真文學已死,佳作盡為前人所占的天下文人墨客都要為之深深震撼。
震撼過後,便是由衷而發的敬服和膜拜。
不但坊間認為唐太白可以比擬古之聖賢,就連嶽東陽這樣的知名大儒也認同。
旁邊有另外一名學士模樣的文官問道:“嶽先生,以您之見,這位太白先生究竟是否會倒向妖後一黨?”
嶽東陽忽的一笑,道:“不會。”
“哦?何以見得?”文官奇道。
嶽東陽道:“詩見其人,他能作得出如此詩作,就絕不會是妖後黨人。”
文官皺眉道:“可他來到京師才短短半月,就名動京華,被聖上召見,又見妖後,奉旨作詩以讚美……”
雖然青蓮居士名動京華,但在儒臣們看來,單隻一個媚上,就足以抵消之前所賦予的全部光環,變成人人厭棄的卑鄙小人。
士林有時候就是這麼古怪,明明自己學成文武藝,貸與帝王家,但卻極其反感媚上。
而當改朝換代,又積極向征服者靠攏,並不以自身為奸佞。
嶽東陽聞言便笑,指了指桌上之詩:“你再好好瞧瞧。”
“這……雲想衣裳花想容,確實佳作。”文官困惑無比。
嶽東陽指點迷津:“佳作固然是佳作,可你想想,詩中之意,把妖後比作什麼了?那是寵妃,愛妾,而非太後!”
“這分明就是諷刺之作,哪裏是什麼讚美之詩?”
“太白先生品性高潔,又足智多謀,當麵戲耍妖後,妖後亦不知。”
文官大奇,捧起視作細細品味起來,好一陣後才恍然大悟。
“高!聖泉山那麼高!”
“此等境界,當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嶽東陽道:“妖後久必聞悉,反應過來,太白先生恐將有難,我等宜做好準備,護他周全。”
文官道:“自當如此。”
聖京城中聰明人不少,再加上李塵在暗中有意無意的傳播,很快,太白戲妖後的新聞便傳遍京城,所有人恍然大悟,對其崇拜之情愈發的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果真不愧是隱士高人啊,談笑之間,譏諷妖後,妖後還傻乎乎的促成皇帝封他做詩仙。
一時間,街頭巷尾喜聞樂見。
各種太後磨墨,權閹斟酒的段子流傳得到處都是,唐太白火中再火。
可這件事情終究還是傳到了胡媚娘耳中,胡媚娘氣得七竅生煙。
42989/49823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