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同為仙城勢力,同樣會有親疏遠近之分,說不定那時候就是大匠與師匠的差距了。”
李塵聞言,淡淡一笑,隻是道:“我誌在自力更生,自立門戶!”
吳家家主聞言,頓時肅然起敬:“道友胸懷遠大,吳某佩服。”
話雖如此,在李塵離開之後,他卻又不禁搖起了頭。
“倒是其誌不小,隻可惜,出海闖蕩的偃者師匠多如繁星,又有幾個當真成功了?”
李塵並不知道吳家家主對自己的看法,即便知道,也不會在意。
因為吳家家主是守成的世家子弟,根本不會明白他的理想與堅持。
對於李塵而言,若非迫不得已,他連附庸於人,都不願做。
但經過這麼些年的闖蕩和曆練,他也逐漸意識到,自己二十餘年之前,“願做一散修”的心境,是何等純真和幼稚。
但拋開各種因素來看,始終保持散修的獨立性,也是謀慮未來的必要條件。
從來隻聽說過個體戶打拚奮鬥,成功上位,鮮見與人效犬馬之勞者,能得反客為主。
入了門派,便是門派之人,雖然能得許多支持,但同樣也要承擔諸多義務,還會碰到體製所獨有的天花板壓製。
如若隻是附庸勢力則不然。
隻需要繳納如同城邦聯盟的保護費,獲得政治和戰略層麵的庇護,就足夠了。
李塵更加希望的,還是能得一片自由空間,充分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
經過多方打探,他認定那個金陽門是自己暫時投靠的最佳勢力,如今也已投遞拜帖,有所聯絡,但究竟是否能夠通過此法謀得封地,以成全自身道途,還需最終考察過後才能定奪。
金陽門同樣需要考驗李塵能力,心性,慎重以對,才能作出是否扶持的最終決斷。
於是,李塵回去之後,也開始為這件事情積極籌備起來。
七月初,李塵在府中召來遊三,與他一起到來的,還有另外幾名年紀從十八至廿五不等的青年男女。
“師尊,您喚我等何事?”
如今的遊三已經成為了一名二十出頭的青年,變得氣質沉穩,舉止有禮,完全看不出是曾經混跡社會底層,做過扒手和混混的市井小民。
李塵見狀,暗暗點頭,也為自己這些年來的格物實驗頗感自得,因為他的確是通過自己所獨有的偃者手段,切實改造了一名幾乎無可救藥的平民少年。
此亦為造化,頗有法道逆天改命之韻味。
實證此道,引入心證,便是道術,或有可能,成為一種能夠從根源上改變人族的東西。
隻可惜,李塵學藝未精,對於此道也隻不過是止於皮毛而已,反倒解腦之術和相關的教程設定,人工智能運用之法等等感悟更加深刻。
這是仍然止步於“術”,而未觸及“道”的範疇。
42989/42878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