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分而食之(1 / 2)

分而治之,以饗供奉!

李塵注意到,談及此事,一群草莽散修模樣的築基高手都露出了會心的笑意。

這哪裏是什麼分而治之,分明就是分而食之。

他們那麼熱衷於此事,參與到協商對付車榮的討論之中,可不就是為了這件事情?

按照草莽間的規矩,一座靈峰福地倘若斷了傳承,那就當真是“有德者居之”,各憑本事去爭奪的。

然而,由於允山穀曾經加入過城邦聯盟,此間法統治權尚在允山一脈門人手中,即便是那些外來的高手再強,隻要沒有強過城邦聯盟維護草莽秩序的決心和力度,便得按照一定的規矩去獲取。

羅長山作為一名修士,其身份和屬性乃是多重的,並非單一而論。

於其子女而言,他是父親,於其弟子門人而言,他是師尊老祖,於宿陽地區而言,他又是允山穀主,前輩師匠……

如此不一而足,也是“血統”,“法統”,“道統”三大傳承的劃分依據。

血統自不必多言,羅長山雖然有女無子,但他的身後之事,繼嗣傳宗,都有帶著他血脈的子孫後代去操心。

法統則是羅長山作為一名靈峰福地的所有者,參與到城邦聯盟的執掌依據,也是受到城邦聯盟保護的重點。

而道統,則是羅長山作為偃者師匠所擁有的一切功法,圖譜,知識等等傳承。

“允山穀既分內門,外門,那麼其內門依循常例,應繼承道統,得羅氏一脈功法秘籍和圖譜,相關的偃者知識等等……”

“其繼承者,亦可稱‘允山門主’,繼承靈峰福地,複興派係。”

“外門者,允山坊也,其繼承者,可稱‘允山坊主’,繼承坊市,負責管理此間城鎮,並依附內門之偃者而為附庸。”

“首先應當安置的,當屬羅氏家族一脈……”

“諸位亦知,羅道友有女無子,血脈分散至內外門各方勢力,亦曾有弟子門人受其支使,許以婚配,因此,這血統傳承,實際上是和法統傳承一致的。”

“林家林沛龍,其祖母為羅道友三女,龐家龐正廷,亦為正式收取的真傳弟子,應當都是符合繼承條件的。”

“那麼,我們先來議議,這外門坊主之位,眾位屬意於誰?”

山門正堂中,窗明幾潔,正氣浩然,濟濟一堂的宿陽築基們議及此事時,堂內堂外,竟無幾名允山穀本身的門人在。

就連當事的林沛龍,龐正廷兩人,也被以避嫌和忙碌喪事之名請離此間。

結果這場麵看起來就有些奇怪,明明是在允山穀的地盤商及允山穀大事,卻竟無允山穀人說話的餘地。

李塵看了,不禁暗自感慨。

這可真太娘的太真實了。

熱心的人們,為了允山穀的傳承順利延續,為了對付魔道,防範恐怖襲擊,為了防止門人兄弟鬩牆,自相殘殺,不惜放下自身修煉,千裏迢迢趕來此地主持大局。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這是國際主義的無私奉獻精神!

想來林沛龍和龐正廷兩位也早有覺悟,有什麼抗爭和奮戰,私下裏早就進行過,他們的倚仗,也隻能是各自結交宿陽城中的兩位大佬,鳳鳴竹和由任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