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道的來曆並不簡單,它與陣道一樣,都是來源於開天之初,自古以來的天地大道和相關法則,幾乎可說是一樹兩果,並蒂雙蓮。
它的基礎之物也和陣道一般為道紋,但卻在往禁製發展的方向上拐了個彎,奔著“符咒”而去。
“以前我為研創‘符文’,曾經搜集資料,研究此物,但一直以來,都有賴於《偃門全書》的記載,如今才總算是見到了實物!”
李塵雙眼之中驟然閃過一抹精光,想起了《偃門全書》之中對它的介紹。
提到符道,就不得不提道紋和咒法,而這又是源自於上古巫覡的巫文,以及後來的原始文字,古修真界曾經廣為癡迷,深以為神。
然今時代進步,道法昌明,不但巫覡那一套古舊之法,就連仙道,都已經差不多都修真趕進曆史角落,成為時代的墓碑,各道的修士們,大致也已經了解其所掌握的道紋。
所謂道紋,乃是一種源自天地法則和大道本源的特殊印記。
譬如樹木年輪,鴻雁爪印,岩層紋理,雷電形狀等等,神而化之,便是天生的道紋。
萬物生長,運動,自有其規律,留下紋路印記,也就有了蹤跡可尋。
同樣的,大道無形,但是大道本源力量的運行,卻有可能留下印記。
通過對這些印跡的辨別,思考,便能反推大道力量運作的痕跡,從而掌握相關的力量。
就連凡人,通過辨別樹木年輪,都可以分別哪一年光照充足,雨水豐沛,哪一年又是荒年,修士自然能夠看出更多。
傳聞之中,巫覡溝通鬼神的巫文,古仙的仙文,上古聖人所創的龜文鳥跡,都與其息息相關。
衍生之下,才創造出後世的禁製,法陣,符咒之流。
古老的傳說之中,文字擁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力量,亦是人類文明的象征,也是來源於此。
高明的修士,能夠感應法則運轉,本源湧動,甚至讀懂道紋,直接掌控天地大道的力量。
如今對於此道運用最為癡迷的,無疑當屬正氣洲大乾王朝的聖道修士。
那些聖院學子們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以文字抒發胸臆,一身正氣,合乎天地道理,便能溝通其力量,施展出種種神通法術。
但金戈鐵馬,柔情蜜意,風雨雷電,種種偉力,卻又是通過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詩詞歌賦來實現!
這種奇特的體係,被他們稱為“聖文”,把巫覡敬奉鬼神,敬奉天地的精神,改換成為敬奉人道,具有文明發展的偉大意義。
偃者們以格物者和造物者自居,居高臨下評價其“頗具進步意義”,但卻仍然囿於“曆史局限”,未能盡得天地大道的本源。
所謂大道三千,同出一源,這些不同道途和修煉體係之間所表現出來的差異和相同,正體現出了各自的發展脈絡。
李塵思緒回歸到道紋本身,再沿著其往符道,而非聖道發展的一脈,便看到了廣為各道修士所利用的符籙,符寶等物。
譬如這份“混元一氣太上九霄神雷符”,名為符道的結晶,實際上為法道術士所利用,隻是以符道的方式,把自己所掌握的神通法術原理剖析,固化刻印,以便於日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