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趕緊回宿舍休息去吧。明天一大早,就是開工大典了,到時候可就有的你忙了。”
隻見一人戴了副深度近視的眼鏡,站在一處地穴前來回的踱步晃悠著,聽到有人喚他,便立即回過頭去眯著眼鏡一看,原來是這次考古工作小組的組長宋老師。
“哈,原來是宋老師呀!明日就是王子朝墓的開工大典了,實在是太令人興奮了,著實是有些讓人睡不著。這不,繞來繞去,又到這陵墓門口來了。說來也是奇了怪了,這雖不是我第一次參加考古工作,但是……對此處的感覺卻是有些特殊。”
原來,在2017年,南陽晁莊村的塚崗廟,當地老百姓在老廟後院的地裏,突然內發現了一塊石碑,這塊石碑上刻著一行古文——“廟下舊有不見塚”。這件事報到出來之後,便引起了當地文化部門的關注,之後經過幾名專家在現場的反複勘察論證後,得出了結論。此處墓葬應當便是東周末年“王子朝奔楚”的所在地。而在此廟下麵的這個“不見塚”根據文獻記載,便極有可能正是王子朝的陵墓所在。
因此自那之後,全國各地各路學者都陸陸續續的造訪南陽一地,就是為了見證陵墓打開的那一刻。
要說這王子朝的陵墓為何能牽動那麼多人的神經呢?原來,王子朝此人可是不簡單。此人恰逢春秋晚期,當時的周王宗室其實已是衰微到了搖搖欲墜的地步。根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後,王子姬朝與他的兄弟姬猛爭奪王位,姬朝殺了姬猛自立為王。而之後與之比鄰的春秋霸主晉國頻頻出兵幹預周朝王室繼承的問題,打了十幾年,終於將王子姬朝趕出了周都。而又立了另一個王子——姬匄為王,後人稱其為周敬王。
而這王子朝兵敗之後,在其國人的幫助之下,卻又順利的逃出了周都,一行人往楚國的方向奔走。而姬朝奔走出逃之時,還帶走了象征當時王權的所有資產。例如大量的周室典籍,還有包括九鼎在內的大量周王室青銅禮器。
在王子朝一行中,既有王室成員、世襲貴族,也有供職於周王室圖書檔案館的官吏和學者,甚至曾長期供職於周王室圖書館的先秦大思想家老子亦有極大可能與之同行。因此王子朝一行所攜帶的周室典籍,也應當是極其的珍貴,包括之前商代、夏代及更早時代的文獻、文物,以及周代列王的誥命文件,或許還有各路諸侯國的奏章、報表等一係列的文書檔案資料。
也正由於這王子朝有著這一番奇特經曆,因此他的陵墓挖掘才會變得如此的意義重大。而武維義正是這諸多來訪學者中的一人,之後又憑借著紮實的曆史文獻學的功底,被如今的考古挖掘小組組長宋先生一眼相中,就留他在了身邊一邊學習,一邊進行科考研究。
“哦,原來是宋老師,我今天晚上便不回宿舍了。明日一早這裏便要動工,我特意帶來了簡易帳篷,今晚我就留在此處,把好這最後一班崗。”
宋組長見武維態度很是堅決,便不再多說,拍了拍武維的肩說道:
“既如此,那你要多加小心。莫要累壞了身子,說不定後麵的硬仗可多著嘞!”
武義笑著回道:
“組長放心,我這副身子骨可結實著呢!哪那麼容易散架。”
宋組長一邊笑著,一邊用手指頻頻朝著武維義指點了一番。又搖了搖頭,臉上露出既好氣,又無可奈何的笑容。接著與武維義道別之後便自行開著車回當地鎮上的宿舍去了。
武維義送走了宋先生後,伸了一把懶腰,又順勢舉起右手看了看手表。原來現在已是亥時,武維義連著打了幾個哈欠後,頓時感到一陣困意襲來。於是他便鑽進了帳篷,收拾了一番細軟後便半躺了下來。從褲兜掏出手機,隨手翻了翻謠言圈。
隻是翻了沒多久,眼皮子便是支撐不住了,武維義就這樣迷迷糊糊的昏睡了過去。
……
“武先生,你可算是回來了。吳國的軍隊已經攻破了城門,這便是要殺過來了!”
武維義正覺得迷迷糊糊,又一臉茫然的瞧著那個方才與他對話的人,隻見此人穿著一身錦織的衣袍,腰間挎著一把青銅長劍,眉宇之間盡顯示出一股王者之氣。然後武維義又往身旁環顧了一周,突然發現他如今竟然身處戰場之中。隻聽聞外麵是殺聲震天,又見牆頭處是狼煙四起,延綿過去竟是一眼望不到頭。
“吳國?南陽一地如何會有吳人?”武維義心底暗想。
“武將軍,如今四處皆是吳蠻子,北路又被晉賊所劫。如今唯有往西麵突圍,快些帶著二位小王姬往西麵逃去吧。汝等當盡心輔佐,他日我大周必然能夠東山再起,重振國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