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鄉試路漫漫(1 / 2)

辰時一到,準時開考。

不論是不是所有人都到場,反正是外麵敲鍾聲一響起,貢院大門也就上鎖了,院外是層層府兵把守著,任何人都不能進來,也不允許靠近,不到考試結束是不會開門的,哪怕是貢院發生火災水災也不會開門。

明遠樓上人影憧憧,每一間考場有主考官兩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此外還有負責受卷、彌封、謄錄、對讀、巡綽監門、搜檢懷挾的官員。

由年長的主考官示意鳴鼓開考,然後其他官員有條不紊的各司其職。

響鼓之後,便有衙役小吏開始發卷了,試卷,草稿紙陸續發了下來。

然後,便是公布考題。

當舉著試題的衙役走來的時候,杜若便快速工整的將試題抄寫在草稿紙上。

今年和往年一樣,這一場也是《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

經義是科舉考試的一種科目,以經書文句為,應試者作文闡明其中義理。當然,你要用八股文體才可以。這些題目要在三天兩夜答完,不管你怎麼答,不管你怎麼安排時間,隻要你不作弊,就隨你折騰。

抄好了試題之後,杜若倒也沒有急著落筆,也的確用不著著急,畢竟他已經吃過早飯了,相對於考場裏很多居然都在搭夥做飯的人他可以慢悠悠的準備筆墨紙硯。

約摸辰時三刻,杜若審題差不多了,才正式開始了他的鄉試之路!

這第一場三天兩夜的考試共需要做七篇八股文,四書八股文三篇,五經八股文四篇。這種題量因人而異,有的考生可能不到兩天就做完,但是有的考生三天兩夜也有做不完的。

杜若也不愧是神童之名,他在在場考生之中,年紀絕對是最小的,但是,學識底蘊卻是真的很強,畢竟,如果當初不是聚義幫的牽扯,在三年前他就準備來參加鄉試的,如今又多準備了三年,實力可謂更上一層樓。

看完所有考題,杜若覺的自己晚上時間用不著,隻需要三個白天就可以做完。

毛筆蘸墨,鋪開另一張草稿紙,朱平安開始從第一道開始往下做。

第一題是四書義:“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這是一道很標準的四書義八股,出自《論語.衛靈公第十五》,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君子的遺恨是到死而名聲不被人稱頌。”

杜若在第一眼看到這個題目時腦海裏就已經有了破題之策,幾乎是一蘸了墨,便開始下筆,有如神助!

“無後世之名,聖人之所憂也。”

這一句是破題,可以說是非常標準的破題。

名聲不能在後世傳揚,這是聖人所擔憂的事情。

破題後,杜若將毛筆在硯台上蘸了一下,又繼續往下寫:“夫一時之名,不必有也,後世之名。不可無也。故君子不求名,而又不得不疾乎此……”

破題很快,字數不多,但是,答題卻十分繁瑣,就這一道題,杜若就用小半個時辰,寫完第一篇答案,他將寫滿字的草稿紙在桌上晾了會,免得字跡墨汁流淌沾染了試卷。

將第一張宣紙放好之後,杜若用鎮尺壓住,免得被風吹走,然後又開始看起了第二道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