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青衫?故人宅院(一)(1 / 1)

雖啟程那日秋雨纏纏,但此番從懷陽去宣城,路上到都是順順利利的。

阿遙本是名門閨秀,一路瑣事自然有隨行丫鬟媽媽左右打點。通行的武衛又都盡責盡職,大管事陳伯也是個衷心護主的,因此這一路上,阿遙除了覺得有些折騰顛簸睡不踏實之外,倒也並無別的鬧心事兒。

一行馬車踏上宣城官道正是暖午十分,阿遙隻感覺清晨那一陣碎碎的顛簸感消失了,此時此刻的路平坦順暢,連帶著馬兒的速度都歡快了一些。

“去前頭問一下趕車的小廝,可是入了官道了。”阿遙正捧著一本《大山川誌》,感覺到座下些微的差距之後,她抬了頭,對著一旁正在整理小物件的攬月吩咐道。

攬月聞言點頭推了車廂門而出,不消片刻便笑眯眯的進來道,“小姐猜的好準,正是上了宣城的官道呢。”

“進城還要多久?”阿遙放下手中的書冊點了點頭。

“說是還要一個多時辰。”攬月上前收起了阿遙擱下的《大山川誌》

“我眯一會兒,半個時辰以後你喊我起來。”阿遙說著便就著軟枕靠在了廂壁上。近一個月的舟車勞頓,從最開始的惶恐不安到眼下的淡然冷靜,阿遙覺得離陸府越近,她反而越定心。但是想著要見陸家一大堆從未見過麵的宗族親人,這般蓬頭垢麵的可不行,該注重的儀表穿著還是要注重起來的。

正如外祖母說的,縱使是第一次,可她也是陸家的嫡女。端架子擺臉色的事兒她不會做,可也不能失了體麵。

陸府離皇城不算近,坐落在宣城北邊的廣寧街,占了整條街的一半,說大不大說小確也是不小的。陸老爺陸文恒年過四旬,為官二十餘年,眼下穩坐通政使司副使之位,按著他的年紀來說,正是壯年有為之歲。

然,誠憲帝年歲漸高,疑心之患有增無減。這些年來,天下太平邊境無擾,帝唯恐武職大臣擁兵自重,又怕外戚專權危害社稷,惟獨對文官信任有加,使得整個朝堂重文輕武,倒是給了像陸老爺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文官很大的作為空間。

所以陸家這些年是一年比一年風光,一年比一年闊綽。單看府邸,從十幾年前的三進小院子遷至現如今占了半條街的大宅,陸家的地位變化就可見一斑。

阿遙正這樣斷斷續續的思忖著,隻感覺馬車漸行漸緩,片刻後便停了下來。

“小姐,到了。”攬月開了廂門,仔細的將阿遙扶下了車。

阿遙抬頭望去,隻見偌大的陸府灰牆高壘,瓦簷飛翹,半新不舊的朱漆大門左右齊敞,三層台階之上,站著一排高矮不一的男男女女。

阿遙眯著眼,隻覺這場麵肅穆有餘溫情不足,與其說是開門迎女,倒不如說是恭迎貴客。

貴客?她忽然嘴角微漾,是啊,她可不就是陸府的“貴客”麼。

這樣一想,阿遙便偏了頭去看右手邊的秦媽媽。見秦媽媽也正目不轉睛的望著自己,阿遙心一鬆,便笑著開口道,“少不得要媽媽一一做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