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二年恩科殿試一甲狀元,南海郡宋玄。”
洪亮的聲音方落,跪在第四排的宋玄頭“嗡”的一聲醒了神。
他抬起頭,眼前美輪美奐的宮殿變得清晰起來。霎時間,四麵八方的視線有意無意地投諸在他的身上。
輕如遊絲的樂聲還在進行著,很快李玉生又開始唱名。
“平武二年恩科殿試一甲榜眼,潁川郡荀於瓊。”
“平武二年恩科殿試一甲探花,長寧郡甘寧。”
李玉生依序繼續念下去,洪亮的聲音不歇,響徹整座宮殿。
最後他上交金冊,王淵之親自引著新科進士入殿向皇帝趙毅跪伏謝恩、迎榜。
宋玄是今科狀元,自然最在最前邊,他後麵一步之遙依次跟著的是荀於瓊、甘寧和新科進士們。
太微殿外,禦林軍絲紋不動地位列兩側。進士們從他們身側經過,不由地緊張起來,進入太微殿之後,他們的腳步不由地放輕。
宮殿之中,大臣位列兩側,氣氛很是莊嚴肅穆。
來到這裏的進士們,或多或少已然開始浮想聯翩。寒窗苦讀這麼多年,如今終是有了結果,他們將得到盼望已久的恩遇與榮寵。
他們齊齊跪在大殿之後,誰也不敢冒然抬頭。
趙毅看著眼前的士子們,這才微微頷首,於是一個響亮的喊聲響徹大殿:“新科進士宋玄等三百五十人覲見吾皇陛下,恭叩吾皇萬歲!”
隨著太監總管李豐的喊聲,諸位進士一齊呼應,“萬歲,萬萬歲。”
呼聲在殿中久久回響,是那麼的響亮,那麼的朝氣。
趙毅聽著,看著,很是欣慰。
他知道,殿中跪著的這些士子,他們將承擔著整個趙國的重擔,無論是身在朝堂,還是下放地方,隻要能夠造福一方,便將名垂青史。
趙毅又將視線轉移到本朝重臣身上,丞相岑利白,禦史大夫蕭守和太尉方煥都站在禦座下方。
岑利白和蕭守不約而同地看向跪在最前方的那位士子身上,他便是新科狀元宋玄,其目光深邃,不知其意。
太學博士王淵之身為主考官,他上前邁了一步,來到禦座前躬身行禮,轉而看向眾位進士道:“平武二年進士傳臚已畢,新科進士跪聆皇上聖諭!”
進士們齊聲高呼之後,從容端坐在上方的趙毅,這才端起茶盞輕呷一口,這才開口道:“聰穎而敏捷之人,並不需要過多的開導,朕隻希望你們入朝為官之後能為國分憂。”
“朕已查閱過你們的履曆,三十五十名進士當中,寒門便有一大半。故而朕想到了一句話,富有顯貴是人之所欲,貧賤困苦是人之所惡。然而,若是使用不正當的方法去獲得財富,或是擺脫貧賤,這些都不是君子所為。”
話頭一轉,趙毅提高聲音道:“不然,彈劾你們的折子上到了禦史台,一經查實可是要抄家滅族的!”
新科進士伏首靜聽,整個太微殿陷入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之中。
趙毅說到這裏一頓,竟將視線轉移到殿中重臣身上,“當年,哀公問孔子,‘何為則民服’。孔子便道,‘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