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吃飯之後刷碗似的,時不時的將這個按鈕推上去,那個按鈕拉下來,一首好聽的歌曲就這樣出來了。
和高潔之前的那首舞曲不一樣的是,李牧這首歌曲一共用到了十多段音頻,其中超過一半是市麵上搜索不到的。
這些音頻都是李牧上次出專輯剩下的,他沒舍得丟,就全部給保存到了手機裏。
沒想到這次居然發揮了用處。
高潔剛剛的那首歌曲從頭到尾一共隻用了四段音頻,連對拍都是現場DJ給提前設置好的,他隻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將歌曲切換進去並推起音量推子就可以了。
即使是這樣,他還是花費了將近一周的時間來學習相關的知識。
隻為了今天能夠好好的裝上一次13,從之前的效果看來還是不錯的,但直到李牧的這首歌曲放完差距就出來了。
節奏上,旋律上,流暢感上高潔被全方位碾壓。
李牧對於節點的把握和選曲讓現場專業的DJ都深感佩服,要不是這是少東家找來的人,他甚至都想上去和他交流一下。
舞池裏的人都隨著李牧的音樂節奏搖擺起來,就連沒怎麼跳過舞的衛思雨都跟著音樂節拍跳了一會。
沒有對比就體會不出差距,隨著李牧的第六個音頻接入,現場的氣氛被烘托到了一個頂點,整個夜店的人群都被現場熱烈的氣氛所感染,情不自禁的加入到了跳舞的隊伍當中去。
洪野是這家夜店的負責人,看著小老板帶來的人將氣氛搞的這麼熱烈他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悲傷,現場氣氛這麼好自然是好事,但是也給他帶來了不小的煩惱。
今天是嗨了沒錯,明天或者以後呢?
明天要是這些客人再來沒有了這麼好的效果那以後多半也不會來了,他們這家店剛開不久,客戶也基本都是一些新麵孔。
暫時還沒能達到比較高的用戶粘性,所以依靠這種方法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將夜店的名氣打開,但一但客人來了幾次發現名不副實就多半不會繼續來了。
洪野的想法李牧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與他無關,他現在正在上麵玩的正嗨呢!
看到躁動的人群李牧也是相當的有成就感,成就感的來源源自自己的作品被人認同,這種感覺其他人可能無法理解。
舞池裏的男男女女肆意的扭動著身體,一起隨著音樂的節拍開始搖擺。
現場的尖叫聲,呐喊聲,此起彼伏,隨著音浪一浪高過一浪。
許多新來的客人看到這種場景都有些奇怪,這怕是渝市最有氣氛的夜店了吧!
看著也不像是托啊,現在的演員都這麼賣力了嗎?
像夜店、酒吧這種場所請一些人當托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但是像這家店這麼有氣氛的還真是少見。
托是指商家為了吸引客流量而主動安排在店內充當顧客的人,其中多以漂亮的女性為主,大多數托都會到舞池裏跳舞,以此來帶動現場的氣氛。
這個主要還是與華夏人內斂的性格有關,畢竟要是你去一家夜店玩,一個跳舞的人都沒有,那麼你多半也不會去跳。
除非舞池裏已經有一些人了,這樣才不會讓那些想要跳舞的人心存顧忌。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止在酒吧和夜店出現,在一些音樂節上也是如此。
國外的音樂節氣氛那叫一個熱烈,你不跟著人群左右搖擺怕是都能被踩死。國內就不一樣了,台上的人還在搖頭晃腦,台下的人站那立著不動,叫現場主創怎麼帶得起節奏。
其中讓大家印象比較深刻的大概得屬蕭亞宣的嘿嘿了。
一曲終了,李牧下了調音台,隨手切了一首音樂進來暖場,將現場重新還給了DJ。
現場人群爆發出了一陣尖叫聲,還有的人大喊著叫他再來一曲,聽不夠。
李牧回到卡座休息,這種什麼都得現場準備是真的很累,加上歌曲的旋律又比較複雜,讓他有些疲憊。
那些一幹就是一晚上的現場DJ和他不一樣,別人用的基本都是成品的旋律,自然步驟要簡便得多。
但是從專業角度上來講,效果也很差上很多,無非是將許多的歌曲的旋律加快,在配上一段新的旋律,一首所謂的DJ就做好了。
方便是肯定方便了,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其實對於DJ最難的不是操作,而是創作,好的DJ會自己創造旋律,然後用於到歌曲的製作當中。
但是很遺憾,大多數DJ都不具備自主傳作的能力,隻能生搬網上的旋律和音節。
高潔的臉陰沉的像將要下雨的烏雲,原本有些俊俏的五官也幾乎都擠到了一起,見李牧回來灰溜溜的跑二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