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眼光也好。正好符合人家的要求。汪姐相互介紹一下,兩邊都能存交情賣人情。
汪姐這個人情賣的好,高勤混出頭了,而且還是個念恩情的人。那時候,汪姐還不是製片人呢。
汪姐找慕念安也不是為別的,就是想找她投資一部電影。大IP改編的電影。
前三年的時候,IP爆炸,十部電影裏,有三到四部電影都是大IP改編的。電視劇那邊的比例就更誇張了,十部電視劇,七部都是大IP改編的。
IP呈現的是爆炸式的發展。三年的時間,從今年——從去年年初的時候,大IP的疲軟期就已經顯露出來了。
主要是許多超級大IP,投資方花了價買下了IP以及版權,可不管是搬上大熒幕還是搬上熒幕,成績都差強人意。甚至有一半,都是賠本的。
當然,這原因是多方麵的。
演員的片酬高的誇張,投資有三分之二都被演員的片酬給分走了,能留給製作的錢就太少了,大部分的IP都是玄幻類的,特效就五毛錢。為了流量,都選用了流量生和花挑大梁,演技不過關,僵硬。
這些都是被詬病,導致成績差強人意的原因。
還有大IP的網絡,動輒上百萬甚至是上千萬字。改編勢必要精簡,因為沒有原作者的參與,編劇改的劇本……也差強人意。結果是劇黨不買賬,原著黨也不買賬。
還有一個原因,非常重要。電視劇是按照集數賣錢的,同樣的拍攝,剪輯手法的不同,賣的錢也是差地別。不需要演員補拍,多拍。靠後期剪輯,多拖出一集,就能多賣幾百萬。
為了多賣錢,三十集就能講完的故事,可以拖到五十集,甚至是七十集。劇情太過拖拉,流量生和花的演技也不在線,成績那就好不了。
當然了,其中不乏許多就是為了靠流量生和花,狠狠圈一筆錢,把流量生和花的粉絲,當韭菜割的情況。
隻要找了流量生和花,他們的粉絲就願意掏錢,願意支持。割韭菜唄。賺快錢,後續怎麼樣,影視圈會形成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新歡,等等等等,投資商不在乎。
人人都知道投資電視劇和電影賺錢,誰管你行業能不能良性發展,良性循環,我把錢賺到了就校韭菜年年長,今年割完明年繼續割。
其他還有許多原因,但導致IP改編賠本的大部分的理由,大概就是這些了。觀眾被爛片荼毒的久了,也開始挑選了。不會你端上來什麼,我就全部都吃掉。觀眾們,開始抵製爛片爛劇了。
其實不光是大IP的改變進入了寒冬期,整個影視行業都陷入了這種怪圈。觀眾都有點逆反心理了,隻要一部作品裏是流量生和花挑大梁,觀眾下意識的就會反感,就會歸類為爛片、爛劇。
汪姐手上有一個大IP,故事框架很龐大,設定很宏偉。這個大IP是汪姐在手上壓了很久的,也是讀者最期待改編電視劇排行第一的熱門IP。
之所以壓了這麼久沒有拍攝,是因為汪姐本人太喜歡了,怕拍不好,毀了她心頭的白月光。
現在再想拍了,找不到投資人了。大IP的改編,已經進入了冷靜期。這麼龐大又恢弘的故事框架,投資也很誇張。
現在內娛是寰宇娛樂一家獨大,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汪姐手裏的大IP,隻有寰宇娛樂吃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