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z.
在投資方麵,她一向都蠻自負的。因為但凡是她認為可以投資的項目,到最後的結果一定都可以賺錢。不敢賺的盆滿缽們吧,但絕對是穩賺不賠的,就是個賺多賺少的問題了。
不過挑綜藝節目的眼光……她就不自信了。
因為不熟悉,在這之前也沒接觸過。她也不太懂飯圈文化啦,偶像經濟啦之類的東西。如果她真覺得《你好,客棧》是值得投資的節目,她就直接以公司的名義跟童牧簽約就好。
之所以會以她個饒名義投資,就是因為她對這檔節目並不是特別的看好。從一個投資老板的角度來看,這檔節目很有可能撲街。
她就是單純的個人喜歡這檔節目,不願意讓這檔溫馨的治愈係節目流產,才投資的。她喜歡是她喜歡,她臉沒那麼大,不能代表絕大部分的觀眾!
要靠《你好,客棧》賺什麼錢,她還真沒想過。她給童牧錢去拍網綜的時候,覺得隻要能收回成本就已經滿足了。
哪怕到現在為止,她也沒打算靠《你好,客棧》賺錢。她不希望這檔網綜撲街,更大的原因還是出在莫曲斐和溫煦的身上。莫哥和煦哥可都是第一次參加綜藝啊!
在這之前,他倆別當常駐嘉賓了,他倆都沒正兒八經的上過哪一檔綜藝節目!要是讓莫哥跟煦哥的首檔綜藝就以撲街收場,她就是千古罪人!
被曲調跟溫暖噴,那都是事情。要是因為這檔網綜把莫哥和煦哥的神位給拉低了,她以死謝罪都不夠看的。
慕念安纏著權少霆追問:“權總,看,你為什麼願意抽空看這檔網綜?”
反正肯定不會是因為《你好,客棧》裏的五位藝人明星。
她迫切的想要知道,這檔網綜吸引大魔頭的地方在哪裏。雖然大魔頭的個人取向狙擊,也不能當做大眾的參考就是了。
地位、眼界、需求、眼光、閱曆、等等這些種種的不同,都造成了受眾群體的不同,也決定了大部分的觀眾是否會接受。
有些觀眾看綜藝,就是圖一樂嗬,笑就完事兒了。你就不能指望這類觀眾會接受溫馨治愈係,慢節奏的綜藝。有些觀眾就是喜歡看撕X,喜歡看矛盾衝突,你也不能指望這類觀眾成為《你好,客棧》的受眾群體。
三組客人挑選的都很犀利,也不能成為網綜收視率和爆款的保證。有時候,好口碑也不見得能有好收視率。大眾不喜歡,你口碑再好也白搭。這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如果收視率不夠高,討論度不夠高,熱度不夠高,那麼甭管你節目做的再精良口碑再好,它還是一撲街的節目。是拉不來廣告和讚助的。
秦虞奪得奧斯卡影後的電影,口碑好的不得了,幾乎零差評。那又怎樣?大部分的觀眾不喜歡你這個題材,覺得太過於沉重了,就是不願意花錢買電影去電影院看。從商業角度來,這還是一部撲街到慘烈的電影。
有一個網友的評論,她記憶猶新:我生活已經夠難了,我不想再花錢進電影院看一部題材沉重,內容更是鮮血淋漓,直戳心髒的電影。我為什麼要花錢給自己找難受呢?我就喜歡看嘻嘻哈哈沒營養,能讓我一樂的電影。沒營養又如何?我樂了,我笑了,這就夠了。
話糙理不糙。
在這個快餐消費的年代,
在這個浮躁的娛樂圈,一切向錢看齊。賺錢,才是硬道理。不賺錢的,再好,都踏馬是狗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