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1 / 3)

兩個人都不急,像過了半百的老夫老妻似的,悠哉悠哉地往回走。

似乎很早開始,他們就是這般相處模式。都還在大學時,兩人會心照不宣的徒步好幾個站點,才搭乘回校的公車;東京回來後,兩人又經常走街串巷地找好吃的;在祿山,他醒來後,她幾乎日日陪在他身邊,即使因為他的腿腳微有不便,也把那麼一方幽深的古院子的每一寸都踏了個遍。

沈青為自己用“老夫老妻”作形容詞感到好笑,然後腦海又突然跳出今天在影院的片段,她抿抿唇,裝作不經意的語氣問:“今天是你第一次看電影嗎?”

“怎麼忍到現在才問?”他倒是真的不經意,坦然回答,“是,這是我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

“你活了這麼多年,怎麼辦到的?”見被戳穿,沈青不再掩飾,露出詫異,反正他當時也沒聽懂那些不良學生的冷言嘲語,她揶揄道:“你還是個與時俱進的商人呢。”

“我是做大宗生意的,這些零售範疇,我一般不會接觸,也不會放在腦子裏占用內存。”

這個人,這樣的話,像是一個小孩子在解釋,之所以做不出這麼簡單的算術題,是因為他平常算的題都是複雜的方程式,精密的大腦把最難最核心的思路理清,剩下的四則運算,都是交給電腦來操作。

沈青覺得好笑,又揶揄道:“別忘了,你大學學的是音樂專業,而且,你沒帶你以前喜歡的女孩子去電影院看電影嗎?”

“我和以前喜歡的女孩子,並不經常接觸,”程遊明智地一語帶過,“嚴格說來,我隻是J大音樂係 的旁聽生,本科正式修學的專業是數學,在麻省理工學院,而碩士專業是在劍橋大學念的管理,”他感 覺到沈青漸漸放鬆下來,原先嵌在胳膊上的手指已經移開,轉而抓住他的衣袖,晃來晃去。

他知道,她渴望一些關於自己的故事,她渴望熟悉自己。他願意挖開一些自己的過去,來暫時轉移她的悲傷。

沈青很意外,對於他曾經隻是J大音樂係旁聽生的身份。不過也難怪,那個時候,他的確不像那些正式的音樂生,整天待在練習室裏照譜練,循環往返,不知昏晨地練。

他雖沉穩,卻不刻板。

而且根據程遊接下來的自述,大致算來,他至少19歲以前,就已經完成了麻省理工的本科學業,19歲以後,來到中國,在J大旁聽了三年音樂係課程,然後,又轉去劍橋大學花了兩年攻讀管理碩士。

所以,他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了解電影院是什麼。

沈青又不由想起李爽幫他錄的第一次視頻裏,說他在那兩年不僅僅是在劍橋學習商業管理,同時學以致用,力挽狂瀾,將因為他哥哥意外死亡而陷入危機的程氏企業,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李爽還在視頻裏對她說:“我當初就是被他這麼天才的特質所吸引的,怎麼樣?你有沒有更心動?”

心動,當然心動,可不止為他的優秀。

更為他強大的心性。

這世界上有天才,卻也向來不缺少天才,他們雖先天就有高出常人的腦力,可與之相對應的是,不僅要有比常人更純淨與剛強的心態,才能延續天才之名,還要守得住那顆腦袋的通透,才能不負天才之名。

“以後不要在意那些無聊的人說的話,”他忽然說。

沈青愣了一下,隨即明白是哪些話。

“你聽得懂方言?”他不像是聽得懂的樣子,否則他還是一個演戲的天才。那就太說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