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賺錢 造假幣(2 / 2)

五百萬啊,那是一個什麼數字?現在大明的財政收入一年不過一千五百到兩千萬。如果加上內帑一千萬,也就兩千五百萬。就憑借自己這四個,不是,其實是三個,宋遠山是不能算的,就想取得一年五百萬的利潤,那簡直就是癡人夢,那是一個根本就不可能王成的事實。

看到大家有些氣餒的表情,毛玉龍直接在自己的袖子裏拿出裏一張輕飄飄的紙:“計劃都在這裏,隻要大家不心急,按部就班走下去,幾年之後,一年五百萬的利潤我認為都是我們沒有做好,我們懶惰啦。”

大家一起伸直了脖子看向那張紙,一年利潤五百萬,還是懶惰的結果,胡話呢吧,做夢呢吧。

毛玉龍就指著這個紙片:“大家沒看到這是金子嗎,沒看到這是金手指嗎?沒看到這張紙片上正在有源源不斷的金子在瘋漲嗎?”於是他的後腦勺就結結實實的挨了一下。

“大哥,你打我幹什麼,如果我的腦袋被打壞了,一切都完蛋了,金子也變廢紙了。”

結果其他幾個人已經開始擼胳膊挽袖子的對他:“再廢話,打爆你的頭。”

毛玉龍當時要耍下威風,但確定自己最之後,還是乖乖的出了自己的計劃:“為了拯救這個民族不被腥膻沾染,我們必須預備充足的資金,這是首要。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賺錢,但賺錢什麼辦法最快?我準備——造偽幣,也就是假幣。”

此言一出,立刻嘩然。

造偽幣是全家殺頭的。這且不,最主要的是,早這個年代,別偽幣,就是造真幣,賠錢。

中國真正使用白銀不要被電視劇騙了,真正使用白銀是在大明,而且離這現在不遠。

就是在神宗年代,確切的,是在萬曆年才開始真正的流通成為合法貨幣。明萬曆時期,不但以白銀為主要貨幣,國庫所藏的庫銀大多也是白銀。而先前處於重要地位的銅板,倒是沒顯得有多重要了。其實在民間,白銀也是百姓們主要用來交換物品的貨幣。明末之時,外國人曾有過這樣的記載,就是平民百姓們上街購物之時,總會帶著一些銀兩。而根據貨物的價位不同,會使用各種各樣的碎銀,通過稱重的形式來計算碎銀的價值。那時人們都十分熟悉了,幾乎用不著稱重工具,僅僅是用手掂量一下就知道相應的價值了。

在原先,自漢唐開始,中國的錢幣主要是銅錢,鑄造精美而實在,就在東南亞形成主流,成為各國的儲備貨幣。到了兩宋,就是美元的存在了,最終都成了周邊國家的主要貨幣了。所以,兩宋隨時可以薅一陣東南亞的羊毛,這也是兩宋時候中原王朝富足的重要原因。

但到了明朝,局麵出現了變化,伴隨日益擴大的中外貿易,以銀元為代表的外國貨幣紛紛湧向中國,從流通於東南一隅到席卷中國全境,從中外貿易的支付手段躍為中國貨幣的主流形式,對晚明的中國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外國銀幣牢牢控製著中國的貨幣流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