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正琮扛著鋤頭,從田裏一路狂奔,趕到村口牌坊底下,躲避突如其來的大雨。
“呼......呼......”
他的胸腹間,如同抽拉著的風箱一般,急劇起伏,大口大口喘著粗氣。
呼吸順暢些後,葉正琮隨手放下肩上鋤頭,在牌坊底部的大青石處,找了個位置坐下,愣愣的看著眼前越下越大的暴雨,猶自出神。
村口這個牌坊,曆史悠久,何時修建不可追溯。
最上麵的匾額上,篆刻三個隸書大字,葉正琮也是後來查尋過有關古書字樣,才知道是“桃花源”三個字。
牌坊頂部是屋簷型結構,因而可以供人躲雨。
屋簷結構下麵是一大塊青石橫牆,上麵篆刻滿了一些的隸書,不過這些隸書由於歲月侵蝕,多數被損壞。
葉正琮能從中辨認出一些字,依稀判定這篇篆文是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
村裏常有傳言,有人這裏就是陶淵明選擇避世的地方,是桃花源所在之地;
也有人陶淵明之所以選擇這裏,是因為這裏風水好適合修行;
還有人陶淵明正因為在此風水寶地修行,方能得成道果,最後成仙飛升。
總之,關於陶淵明和桃花源的傳,村裏人眾紛紜,不一而足。
葉正琮是不相信的,雖然大學沒有畢業就已經輟學,然而多年受到的正規教育,讓他成為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對那些神鬼之,嗤之以鼻。
休息片刻,便有個村民從田裏趕了回來,也來到這裏躲雨。
對麵雨中的道上,陸陸續續,還有不少村民,朝著這裏跑而來。
烏頭村本就不大,村裏人人都相熟,多數人家還沾親帶故,見麵問好,是晚輩不可缺少的禮儀。
葉正琮自然也不能例外,見到來人,便站起身,向前與來人打個招呼:“三叔,您好啊!這夏日氣,果真如同娃娃,變臉就變臉,大清早的......”
“轟隆隆......”
上空驟然響起一聲驚雷,葉正琮話未完,被突然打斷。
他和來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炸雷震驚,不約而同的抬頭望向空。
“轟隆隆……”
緊接著,又是一聲更大驚巨雷,在兩人頭頂,陡然響起。
“哢嚓......”
這次伴隨著的還有一條銀龍般巨大閃電,從而降,正劈在牌坊之上。
葉正琮來不及感歎這道閃電的碩大明亮,就有一道細閃電,從牌坊上分出,似乎還夾雜著一個什麼東西,直直轟在他身上。
這一切發生的太過突然,又實在太快!
別躲避開去,葉正琮甚至連哼都沒哼一聲,便倒在地上,瞬間昏迷,不省人事。
橫躺在地上的他,渾身不停抽搐,還冒著絲絲熱氣,頭發也是根根豎起,好不淒慘。
葉正琮口中的三叔,這時才反應過來,立刻跑過來俯下身子查看,不停焦急喊道:“琮娃子......琮娃子.......你咋樣了?快醒醒啊!”
就在這當口,又有些村民趕到這裏躲雨,見到情況不對,都過來看個究竟,發現原來是葉正琮遭到雷擊,紛紛感歎命運不公。
“造孽啊,上為什麼要這麼對待葉家啊!”
“是啊,前不久老葉摔斷腿,琮娃子好好的大學也上不成了,退學回家種田,多可惜啊!”
“不錯,葉家已經很慘了,現在琮娃子又慘遭雷劈,沒理啊!”
“對啊,葉家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從來沒幹過虧心事,不應該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