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這是要徹底退出政堂了,那就意味著皇後已經徹底沒有了希望。
說來鄭家趕在這當口離京,委實是明智之舉,作為先皇權利中首屈一指的家族,橫看豎看都不會有甚前途,這跟爭不爭已經沒有關係,能全須全尾的保住一家老小的命,便已經是最好的結局,孫氏能用這幾年的功夫,帶領鄭家明哲保身的脫離朝堂,端的算是極有慧眼的女中豪傑。
謝景翕:“舉家搬遷當真不算小事,家裏可不是要亂一陣子麼,您若是有甚要幫忙的,盡管言語。”
“那倒是不用,我來一是道個別,另外也想跟你道個謝,不管怎麼說,鄭家能安然離京,有你一半的功勞。”不等謝景翕推拒,鄭氏又接道,“另外,皇後娘娘打算給三皇子請一處封地,時候到了便會離京。”
謝景翕心裏一頓,這是間接來跟他們表明態度的,鄭家跟皇後都已經放手低頭,單方麵的跟晉王繳械投降了,看來顧昀的立場,她早已經琢磨明白,打算最後來求一個平安符的。
這個平安符,謝景翕還真不能拍著胸脯給,因為晉王已經不是以前的晉王了,他昨天那句“大家都變了”,頭一個說的就是自己,誰也不能預料未來的帝王會有什麼舉動,而顧昀跟她,也不打算參與到將來的權利中心去,所以未來的事,誰能說的透呢。
“倒也挺好的。”謝景翕開口,“宮裏的日子,總是不如外頭好過的,皇後娘娘能想開,也算是晚年的福氣。”
“是啊,誰說不是呢,她要能早看開,也不至於走到現在。”孫氏聽懂了她的意思,笑說,“總之舒坦一天是一天吧,總是比老死宮中好的。”
皇後選擇這個時候走,等於斷送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希望,所以一定不會走的很順利,同樣的,晉王會遭遇新一輪的逼迫,畢竟除了三皇子之外,剩下的兩位皇子已經提不起來,他是所有人抗爭的前提。
所以三皇子跟皇後的命運,還很不好說,但謝景翕還是希望他們能平安退出吧。
不過皇後為何會如此輕言放棄呢,是晉王做了什麼,還是另有隱情,難道三皇子有什麼問題,還是說紫妃……
謝景翕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宮裏的格局變化的如此徹底,很有可能是晉王除掉了某個關鍵的棋子,難道說紫妃是那邊的人?
難怪皇後會忽然出手幹掉沈貴妃,原來在那個時候,她便已經選擇保命了,看來晉王比想象中還要能耐嘛。
不過,在皇後請封離京前,謝閣老才是大家極力阻止的重點,他雖然已經辭官,但畢竟還沒走,一個舉足輕重國之重臣,並非是說走就能甩手走人的,何況他是真的想走麼,大概未必吧。
隔天,謝景翕便動身去了謝府,作為謝家女,既然回京,理所應當應該回去看一眼,不過意料之中的不受歡迎罷了。
若說以前的不受歡迎還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因由在,那現在的不受歡迎,就是實實在在的立場對立,顧昀站在晉王的立場,謝閣老再傻也該瞧明白了,所以以往的翁婿之情,充滿意圖的提拔栽培,擺在這種立場前提下,都成了一場諷刺跟笑話,謝閣老大半輩子爭強好勝,怎會甘心接受這樣的愚弄。
在他看來,這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背叛了吧,畢竟在他的概念中,他的女兒,他的女婿,從始至終都應該站在他的立場,即便不再依附他,也不應當這樣絕對的對立。
但實際的情況是,謝府的三個女兒,已經許多年都沒有人登門了,謝閣老他大概始終不能明白,這所謂的被判,其實是源於他自己的執念,跟立場沒多大關係。
謝府大門緊閉,卻仍然抵擋不住一撥又一撥前來“規勸”的人,但是謝閣老概不見客,堅定了要退的立場,謝景翕繞過這些人,獨自推開沉默已久的大門,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娘家。
“是三姑娘回來了呢!”
不知哪個眼尖的小廝瞧見了謝景翕,衝著內院喊了一聲,一陣沉默過後,便陸續有人迎出來,謝府內院久違的起了熱絡。
謝景翕一眼就瞧見了走在前頭的那位俏麗婦人,正是她的弟媳,三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