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報複(3 / 3)

鄭鵬飛自從接管了沙漠綠洲食品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以後,他工作異常積極,每天西裝革履的去上班,早出晚歸。還聽楚辭的話,買了基本管理的書偷偷看著,一板一眼學著去管理沙漠綠洲食品有限公司。

收購食品加工公司主要目的是處理沙漠綠洲的過剩農產品。所以鄭鵬飛一直拉著何建考慮如何研製新的產品。

新產品要上市可沒那麼簡單。

拿最簡單的果汁來說,很多外行的人以為,果汁就是拿水果榨成汁,殺菌消毒就可以裝起來賣了。

事實上,一般果汁在高溫之後,味道會變得非常難喝,而如果不消毒,果汁裏含有大量細菌,幾個小時內就會變質。

比如牛奶,用的是巴氏消毒法。

非高溫消毒,除了巴氏消毒法之外,還有過濾冷除菌法,紫外線消毒法等,但是不一定是適合西瓜汁的消毒。

所以市麵上大部分的果汁飲品,都是水和帶有水果味的化學物質以及香精之類的配製出來的。這樣的果汁味道濃,保質期長。

市麵上賣的純果汁,它的生產過程都是保密的,有它獨特的生產專利在裏麵。

顯然,沙漠綠洲是沒有這個技術的,原來的淼杏在杏仁露上有技術,但是沒有其他飲品技術。

鄭鵬飛想要把西瓜汁做成包裝果汁,那麼就要研發楚一種有效殺菌消毒技術和保持原有味道的技術。

實驗室除了何建,還有一個四十多歲的研發人員,叫黃有量,是杏仁露配方的研發人員之一,不過他主要不是做研發,他不是專業的研發人員,還兼職生產顧問。

原來的淼杏隻做杏仁露,所以實驗室隻是個擺設,因為根據國家食品生產的相關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必須配備一個實驗室。

何建還是華城集團收購淼杏後才挖過來的。

鄭鵬飛覺得黃有量在實驗室沒什麼用,於是把他調出實驗室,專門從事杏仁露生產,工資不變,黃有量這麼大歲數了,再幹幾年就可以退休了,也沒有多大誌向,欣然接受了安排。

幾天後,哈密瓜開始成熟了。

和西瓜一樣,每個哈密瓜都差不多五斤重,跟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似的。

黃州市的批發商與沙漠綠洲建立了長久的生意往來,對於沙漠綠洲的新品哈密瓜,他們在試之後,以一斤兩塊錢的價格進貨。

哈密瓜比西瓜貴很多,是當做中高檔水果賣的,銷量自然比不上西瓜。沙漠綠洲在黃州市開拓的市場隻能吃下兩萬斤左右。而西瓜銷量都已經達到十萬斤以上了。

俠關市那些零售商也能吃下一兩千斤的樣子。有了哈密瓜的擴充,沙漠綠洲日營業額總算又恢複到五萬到七萬之間了。

好日子沒過幾天,沙漠綠洲又出事了。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通往沙漠綠洲辦公室這條街道,突然多了很多凶神惡煞的人,都是些紋著身的大漢,叼著煙,手裏拿著混子瞎聊著什麼。遇到過來進貨的零售商販,他們便出言警告,把人給嚇走,心情不好的時候,直接把人家的推車,三輪車給掀翻。

不僅如此,他們還把車停在路上,直接堵住了進來的馬路,沙漠綠洲想把貨物運輸進倉庫都不行。

沙漠綠洲靠近高速路口的倉庫也被人給堵了,根本沒辦法做生意。沙漠綠洲的員工人心惶惶,幾乎都不敢來上班了。好在送往黃州市的產品直接走的高速,他們沒辦法攔截。

楚辭聽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趕了過來。看到堵路的一群人,眉頭幾乎擰成了麻花。

“太過分了吧?不讓批發商買我們的貨我們忍了?現在連正常做生意都幹擾,不是黑澀會是什麼?”辦公室中,鄭鵬飛憤然罵道。

楚辭道:“之前擔心的事情終究是發生了。隻是我們現在還是太弱,無力對抗他們。”

“怎麼辦?報警抓他們吧。”鄭鵬飛道。

楚辭道:“我已經報警了。”

張彩娜倒是沒有鄭鵬飛那麼激動,似乎早就見過這種事情。

她確實見過類似的事情。父親張小文,是挖礦發家的,剛剛起步的時候,也是非常艱難。剛剛出礦的時候,張小文的礦洞裏,隨便拉一車鉛鋅礦就值十幾萬,賺錢速度簡直比印鈔機還快,眼紅的人自然不少。

於是十幾個流氓過來,要搶了張小文的礦口。雖然張小文礦場有幾十號人,但人家都是打工的,不會為他賣命,拚死和混混打架。

張小文也是個狠人,當著十幾個混混的麵放言,礦工中隻要誰打死一個混混,馬上獎勵五十萬。如果是一起打死的就一起分。

那時候對礦工來說,別說五十萬,五萬塊都是巨款。五十萬可以讓全家人一輩子過上富足的生活。

張小文話一出,所有礦工都抄起了鋼纖,錘子。

那群混混還不信,非要上來弄張小文。結果被礦工們直接砸死一個,重傷三個,其他人見狀紛紛逃離。

張小文兌現承諾,獎勵了礦工們八十萬,一人都分了好幾萬。

他又花了十幾萬,找關係擺平了了這件事。於是乎,整件事定義為,混混上門鬧事,先動手打人,礦工們屬於自衛行為,而且法不責眾,拘留一段時間就被張小文給撈了出來。

從此之後,沒人敢動他。

他也迅速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累積,在那個時代就積累了近億元的財富。

後來轉戰房地產,麻煩事也不少。漫天要價,恨不得一拆遷一輩子不發愁的釘子戶;想乘機訛詐點錢,在工地上鬧事的老年會;攔著路不讓運輸車走的路霸混混;有關係有實力的對頭找人幹擾施工之類的,沒有一點手段還解決不了。

但張小文已經有了自己的實力,無論黑白他都能應付的過來。

張彩娜作為他的女兒,自然也聽過、見過不少類似的事情,也就見怪不怪了。

還是那句話,有利益的地方就有衝突,有人搶破頭顱。

張彩娜道:“恐怕要找到始作俑者,才能想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