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縈立馬恭謹有禮地說道:“回稟陛下,臣女已然雙喜臨門。”
“哪雙喜,說來聽聽?”女帝好奇地問道。
“臣女未來長安之前,在民間聽百姓對陛下稱讚有加,百姓安居樂業,說現在過得是堯天舜日。皆感恩陛下治理有方,乃千古明君。臣女萬分有幸,能得見天顏,此乃一喜;而後殿試,臣女得陛下和正君偏愛,被點為狀元,此乃二喜。故而,臣女也是雙喜臨門。”孟縈一本正經地說道。
謝正君心內感慨孟縈聰慧,讚美之詞恰好撓到了陛下的癢處,讓她開懷不已。如此一來,陛下若賜婚她與玉郎,便會覺得錯失良臣。
“哈哈,哈哈,好個堯天舜日,孟家縈娘真乃妙人也!”女帝開懷大笑。
謝正君眼見女帝閉口不提賜婚之事,知道今天,他若不將話題往婚事上引,玉郎所求的賜婚,恐怕將會成為泡影。謝正君看了孟縈一眼,笑道:“文家瀚之即將成親,正好今日遇到喜事,陛下不若給個恩賞,也算是為他添妝?”
“好,好,正君的提議甚合朕意,賞玉如意一對作為文愛卿的添妝禮。”
孟縈見女帝的話題被謝正君引走了,暗地舒了口氣。盡量收斂起息,以免引起帝君二人的注意。
文瀚之跪拜謝恩。
孟縈暗暗祈禱,趕緊放我們離開,這裏真是讓人戰戰兢兢。
隨後,女帝又賞了兩套長命金鎖給李侃如,作為他添人進口之喜的賀禮。
孟縈心道:千萬不要理我,放過我,實在消受不起。
很快,謝正君又道:“聽聞右相趙愛卿請了冰人準備去與文宣公府提親,有意求娶榜眼郎?可有此事?”
孔尚見正君將話題說到了自家身上,於是出列對著正君說道:“回稟正君,自古婚姻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母並未對微臣言及此事,微臣著實不知。”
謝正君這麼說,並非空穴來風,右相家的確想要與文宣公府聯姻。而他又不想讓孔家再覬覦孟縈,他知道女帝喜歡賜婚,但她卻不敢隨意賜婚公侯權貴之家的子女。若非有人求上門,否則,她不敢妄下決斷,主動賜婚亂點鴛鴦譜。
女帝回避了右相和文宣公府的聯姻話題,她聽出謝正君一直在賜婚之事上繞,便知他心憂玉郎的婚事。可她知道玉郎身體有恙,不能人事。若是她賜婚玉郎和新科狀元,孟家以後難有子嗣,而作為賜婚人,她難免會被人說叨,影響聲譽。再說,她挺欣賞孟家縈娘的才識,又覺得她很會說話,與她相處心情愉悅。她舍不得將這麼一位有才幹,看起來賞心悅目的臣子賜做皇子妻,此後不得入朝堂做她身邊近臣。
“看來最近真是喜事連連,孟家縈娘年紀輕輕才名頗盛,自是傾慕者眾,不知可否娶親?”女帝十分八卦地問道。
孟縈聽著女帝的聲音裏,有著濃濃的八卦之心。她有些無語,但卻不得不硬著頭皮說道:“回稟陛下,家父已為我定下親事,隻是娶親日期尚待商定。”
謝正君既欣賞孟縈的聰慧,又十分頭疼她的難對付,她這話說得非常巧妙,看來今日他若不主動促成玉郎的賜婚,女帝為了不被眾人說道,肯定不會提賜婚之事。誰讓她一直都是好大喜功,追逐虛名。
“孟家縈娘,你與郎君們不同,郎君們嫁人不易,隻許嫁一位女郎,而你卻要娶至少三位郎君,不知你定的正夫是哪家郎君?”謝正君笑著問道。
孟縈有些傻眼了,這謝正君怎麼能臨時倒戈,好歹她與他還有幾麵之緣,也曾一起喝茶聊天,他怎麼能問這麼讓她為難的問題,這不是將自己放火上烤嗎?
女帝見正君狀似無意地問起,想到他說郎君們嫁人不易,又想到玉郎為救她,才中毒難解。如今玉郎年紀不小,卻親事無定。求到她跟前,她卻在推三阻四,更覺得愧對正君父子。遂下定決心賜婚玉郎和孟家縈娘。
孟縈不知謝正君有何算計,如今被逼問至此,她伸頭是一刀,縮頭還是一刀。孟縈左右權衡決定先打擦邊球,混淆視聽,以蒙混過關。實在不行,再實話實說,隻不過態度要更加謙恭。
(未完部分請看作者的話,感謝投票的寶寶們!祝大家一切順利!)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0513/500961924.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