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孟家女郎來京不過一年多,就聚攏了這麼多人,且多數是她施恩於人。假以時日,她又豈是一般人物?”
“好在,長姐與她交好,她與我文宣公府也算是頗有交情。她也算得上是自己人吧!”
“還遠遠不夠,今日下午女皇和皇正君對孟縈的文章讚不絕口,這次她恐怕會被點狀元,沒準二十年後就是另一個左相。”
“她與我們文宣公府交好,她成就越大,不也說明我們文宣公府看人看得準嗎?母親還要怎樣?”
“你可能還不知道吧!三月份會試一放榜,皇商歐陽家便派人去武陵提親,聽說歐陽家給嫡子大郎的陪嫁超過三百萬貫,引起了歐陽家眾人的不滿,卻被歐陽家主懟了回去,說這些錢財都沒從公中出,是她家大郎這些年自己掙的。
你想想三百萬貫是個什麼概念,整個文宣公府所有產業算下來也沒那麼多錢財!整個大曌一年的稅收不過八九千萬貫,孟縈一個側夫的陪嫁都超過三百萬貫,那歐陽大郎是個能生財的,也算有福。之前他婚事不順,直到他們碰到孟家女郎,好像就沒再生事。
以後你的嫡女晴兒(孔晴)要坐到那個位置上去,沒有錢財開道,如何能登上高位。我們缺少能讓錢生利的能人,而孟家正好有這樣的人。
那孟家女郎僅憑與文宣公府現在的交情,不可能拿出大筆錢財幫晴兒上位,但若她是晴兒的親舅媽,我們兩府的榮辱捆綁在一起,到時就由不得她不幫了。”
“母親難道真的要讓尚弟嫁過去嗎?”
“這是對尚兒最好的選擇,孟家人口簡單,上麵就一個父親,又不在京中,你弟弟嫁過去,不需要討好長輩。孟家家底可不像外人傳的那般寒酸,她比一般京中富戶都強,且他們家有固定收益來源,又娶了歐陽家的嫡子,帶著那麼多嫁妝,以後家中錢財肯定豐厚。
孟縈另外兩個夫郎都不是官府中人,很好管控。以後孟家還不是他一人獨大,什麼事不都是他說了算,且孟縈以後的前途,還需我文宣公府的關照。”
“可縈娘心中並無尚弟,另外,她身邊還有個沈家十一郎,她不娶他肯定是不行的。”
“她娶了沈家子才好啊,這樣沈相若是不站在晴兒這邊,至少也不會與我們作對。孟縈心中有沒有尚兒並不重要,婚姻是結兩姓之好,縈娘她飽讀詩書,該給正夫的體麵她肯定要給的,寵侍滅夫的事,相信她也做不出來。畢竟,在朝中,她也是要臉麵的。”
“母親問過尚弟的意見嗎?”
(感謝投票和留言的小天使們,剩下幾百字,請看作者的話。今日兩更,補更感謝打賞的讀者。)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0513/505360390.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