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顧家族長帶著大家開祠堂,顧孟縈數了一下顧家灣顧家有多少女子,一數發現還真有不少人,竟然有三十多位成年女子,還有不少未成年的女孩,看來顧家家族著實不小,這些成年女子每人至少娶夫郎3位,再生七八十來個孩子。每家人都不少。祭祖是女人的事,男人隻能站在外麵候著。
每個女孩子被自己的母親領著學習祭祖的事宜,為自己以後成為一家之主做準備。先由族長說一篇之乎者也長長的祭詞,顧孟縈聽著大概是敘說先祖們光榮的曆史,請先祖們來享用後人的祭祀,又請祖先們保佑後人興旺發達。然後焚香燒紙,磕頭祭拜。一通下來,顧孟縈有些頭暈腦脹,沒睡好,腦瓜疼,在外麵隻能忍著。好在沒有忍耐多久,祭祀就完成了。她又跟著母親出到院子裏,然後大家相互寒暄,彼此問候新年好。相互打探誰家小娘子該說親了,誰家親戚有合適的小郎君,基本上沒顧孟縈什麼事。沒有人給顧孟縈介紹該怎麼稱呼這些族人,她幹脆就當木頭,放空腦子,笑話裏說一個女人等於500隻鴨子,這院子裏好幾萬隻鴨子,嘰嘰哇哇,顧孟縈偶爾聽一耳朵,覺得太吵。不離她母親左右,她知道母親雖不喜歡她,但也不至於害她,畢竟她也是她的孩子。然後不知是誰說到顧麗萱的年齡不小了,該成親了,總不能等到官配吧!官配可沒有什麼好郎君,嫁不出去的郎君和娶不到夫郎的女郎才輪到官配,都是有各種問題的。以顧麗萱的出身和長相肯定不會娶不到夫郎,但看娶什麼樣家世的夫郎罷了。顧孟縈在母親身邊聽她說道“萱兒樣樣都好,她已經過了童生試,將來還要考取功名。一家有女百家求,這正夫的出身,對將來孩子的影響可不小,要仔細挑,我們還得再選選。”
“你家萱娘年齡不小了,又是庶女,就是要仔細挑選,也得加緊了。”一個高高壯壯的女子說道。
“庶女又怎麼了,她是長女,將來一樣可以繼承家業。”顧玉兒道。
“那怎麼可能?你家大郎君第一個就不會同意,你們又不是沒有嫡女。這嫡庶尊卑可不能亂,一亂家就亂了。”一個矮胖的長者道。
立馬有人附和說“大姨說得有道理,不是看不起庶女,而是人一出生就定了身份,律法一早就定好了。嫡長女繼承絕大部分家業,如有嫡次女可繼承三成家業,庶女可酌情分得部分家產,各家看情況不同而定。沒有嫡女的,庶女才可能繼承家業。”
“我正和我家大郎君商量讓萱娘記到大郎君名下成為嫡女,也能更好的說親。”顧玉兒又道。
“玉兒,你是酒喝多了燒壞腦子了吧,你家大郎君有自己的嫡女,根本不可能讓萱娘記到自己名下,再說萱娘一旦記到大郎君名下,就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女,嫡長女將來要繼承家業,那萱娘繼承了家業,他自己的縈娘怎麼辦?我看縈娘病已經好了,開了春也該上女學了。聽大姨一句勸,這種事千萬別做,是亂家之源,傷夫妻情分。”矮胖長者又道。
顧孟縈看到顧麗萱憤恨地掃了她一眼,那眼神就像鋼刀刮過冰麵,然後轉瞬即逝,嬌笑地對長者道“大奶奶您別誤會我娘,她就是出於對我的愛護,想著讓我憑著嫡女的身份能找幾個好一點的夫郎,將來妹妹娶夫繼承家業,我的日子能好過一些罷了。都是出於對女兒拳拳愛護的慈母心。”
顧孟縈心道,對你是愛護,但也不能損害別人的利益,而且如果她記在爹爹名下,又不繼承家業,那就是想騙婚。顧孟縈可不認為她僅僅是想記在爹爹名下好說親。這一旦上了族譜,再到官府備案,律法上就承認她是名正言順的顧家嫡長女,未來的繼承人。
顧孟縈看到這幾個夫人相互看一眼,心中一片了然,心照不宣地避開了這個話題。
“玉兒妹妹好福氣,生了兩個女兒,多少人家等著盼著個女兒,城西顧家和咱們同宗,玉清妹妹自幼體弱,生了四個兒子之後再沒開懷,兒子長大嫁人後,各自妻主家裏又都隻有一個女兒,根本沒有多的女兒可以過繼回娘家。正和族裏商量想找個合適的女孩過繼,玉兒妹妹有沒有興趣?可惜我隻生了一個女兒,如果我有兩個,一定考慮過繼一個,畢竟玉清妹妹家底不輸你們家!”一個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