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未雨綢繆(1 / 2)

一路走,一路聊,回來的路比較順,顧孟縈和大郎君覺得很快就到家了。半下午的時候,就到家了。從外麵回來首先要去拜見她那家主母親,由於顧孟縈生病期間,她那便宜母親不聞不問,讓顧孟縈對她印象並不深刻,倒是已經很喜歡並依賴大郎君了。

這次回來,顧孟縈對自己家有了大概的認知。顧家在這龍陽縣城裏占據的位置極為不錯,在城中心有這麼大片的宅子,還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在正門口下車,車夫將車子趕走,從其他門進入車馬處。大郎君抱起顧孟縈走正門回家,顧孟縈不想再要人抱著走,直接下來牽著大郎君的手一起走。甫一進門,就是傳統的照壁,這照壁用青灰色的磚瓦建得古樸大方,中間雕刻著一個大大的福字,四角皆有花紋鐫刻,顯得古樸端方。

繞過照壁,後麵是一個大院子,院子的東南角有個大大的花壇,裏麵種著三顆不知名的樹,兩顆大一些,一顆樹稍小一些,樹幹並不粗壯,枝條細垂,顯得婀娜多姿。顧孟縈直覺這幾棵樹就是母子樹。大郎君看著顧孟縈盯著院子裏的母子樹看,便對她說:“縈兒,那就是母子樹,那顆大的是你母親的,中間那顆是大娘子的,那顆最小的那顆就是你的。”

一進正廳,隻見她母親和二郎君正麵對麵坐著,言笑晏晏,顧大娘子和大少郎君圍坐在兩側,一家四口圍坐桌前,喝著熱茶,吃著糕點,窗外的斜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好幸福美滿的樣子。

看到這一幕,顧孟縈還是有些豔羨的。她看了一眼大郎君,發現大郎君一副見怪不怪、無動於衷的模樣就知道她母親和大郎君之間感情並不好。再看他們,顧孟縈就覺得有些刺眼了。

二郎君、顧大娘子和大少郎君立馬站起來向大郎君問候,並問候了顧孟縈。顧孟縈走到母親身邊施了一禮,輕聲叫了聲:“母親。”

她母親見她開口說話微微一怔,然後點點了點頭,看著大郎君說道:“夫君怎麼提前回來了?不是要住上三天嗎?”

顧孟縈心裏覺得有些窩火,這娘當的可真是夠偏心的,自己開口說話是很重大的事情好不好?也能無驚無喜,真是夠淡定!她恨不得跳起來說應當關注我才對!!應當關注我才對!應當關注我才對!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倒是二郎君、大娘子和大少郎君很是吃驚的樣子,大娘子眼中閃過一絲冷厲,不過轉瞬即逝,很快裝出欣喜的樣子來。如果不是顧孟縈一直細細地觀察著顧麗萱,她還不會發現她眼中的冷厲。其實從顧孟縈被人恐嚇、驚嚇到落水昏迷,要說沒有二郎君和大娘子的影子,她是不信的,不說別的,從整件事中,誰得益最多,誰就有可能是幕後的黑手。

顧孟縈想爹爹心裏肯定不好受,自己親生的姑娘被人陷害,妻主不喜,連帶著自己的孩子也不被喜歡,提前回家還被人質問為什麼提前歸家,也真是夠人受的。

“昨天慧定大師已幫縈兒看好了病,今早我起來跟隨他們上了早課,並上了頭柱香。想著寺廟清冷,又快到年下時節,家裏也該忙起來了,便提前一日回來了。”

“縈兒好了,很是不錯。今日哺食叫上大家一起用吧,算作慶賀縈兒病愈之喜。”她雖嘴上這麼說著,但並未流露欣喜之色,遂又叫來管家安排晚上的飯食。

安排完哺食之後,她母親又對大郎君和顧孟縈說道:“你們一路車馬勞頓也累了,回去好生梳洗歇息吧,晚上到正院用哺食時再見。”

顧孟縈已經對她這位母親無感了,她根本就是不在意她這個最小的孩子。不都說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嗎?她這也算是比兒子還貴重的老小啊,且她還沒有大孫子,怎麼就能這麼無視她呢?別說一點親昵舉動都沒有,就是基本關心都沒有。唉,辛虧不是爹不疼娘不愛,還好有絕世好爹啊。

顧孟縈這麼長時間知道至少冬日,人們大概是吃兩餐的:朝食和哺食,朝食在九、十點鍾,哺食在下午四、五點鍾。中午的時候喝點熱茶用些糕點。晚飯吃的早,防止積食,冬天天黑的早,休息早,身體也講究秋收冬藏,這樣安排還是比較符合養生的。但顧孟縈習慣了一日三餐,再加上她剛剛病愈,大郎君要求她每日少食多餐,多吃幾頓,所以爹爹院子裏的小廚房,每日薪火不停,湯水不斷。

回到大郎君的院子,顧孟縈先到自己房間,喝了一小碗竹清端過來的雞湯,吃了兩個小湯肉包,漱完口,在屋裏溜達幾圈,就歪到床上閉著眼小憩,沒想到一會兒就睡過去。

就在顧孟縈休息的時候,大郎君叫來了他貼身的四個侍奴和兩個徒弟,兩個常隨孟南孟北是他從娘家帶過來的陪嫁,經常陪他外出辦事,兩個小廝半夏和蒼術負責照顧他的日常起居,一直跟在他身邊的白芷和白芨都是大郎君收養的,白芨原是作二少郎君的貼身小廝培養,以後作為二少郎君陪嫁的,白芷是大郎君三年前從亂葬崗撿回來的孤兒。他們一直跟著孟北習武,現身手尚可。他們平日裏在藥房忙出忙進,晚上則顧宅和藥房兩頭跑,遇到當值就歇在藥房,沒事就回顧宅歇息。半夏心細,白芷身手好又精通藥理,大郎君安排他們近些日子貼身照顧顧孟縈,蒼術和白芨身手更好,暗中監視二郎君父子三人,看他們每日都做些什麼。另外顧孟縈身邊的三個貼身侍奴都要細細觀察,一有不同尋常之處,就及時來報。這次再不能讓歹人害了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