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來後,顧孟縈很疲累,她輕輕伸了個懶腰,才發現她已躺在床上,大郎君正坐在床邊看書。
顧孟縈這一覺可睡的夠久,醒來後發現天色已晚,約申時中。
起來後,喝了杯熱水,吃了塊栗子糕,就該用哺食了,寺院裏講究過午不食,但給香客提供一日兩餐,分朝食和哺食,過時就無食可進。
晚餐很清淡,清粥加一碟豆腐青菜,一碟小鹹菜,外加三個不大饅頭。顧孟縈和大郎君將這份哺食用完。大郎君牽著她的手在屋子裏溜達了一刻鍾。然後和顧孟縈麵對麵坐在榻上,讓伺候的其他人都下去。隻留了和他一小長大的忠仆孟叔看著門口。
大郎君想著慧定大師的話:“小施主是有大機緣、大造化之人。隻是前世不忘,今生困擾。作為父親無條件信任她即可,不要因為她為孩子就輕慢她,像對待成人一樣對她,會利於她成長。你將這顆定魂金珠帶在她身上,切不可讓她離開珠子十丈,時間超過三天。一直佩戴到十二歲即可。以後她生子時也需此珠相伴,請務必收好。”便開口道:“縈兒,我知道你身體無礙,並未中毒,喉部也沒有損壞,你原本三歲前會說一些簡單的話,那麼快樂活潑,為什麼後來就唯唯諾諾不敢說話了呢?”他那雙微微上挑的桃花眼清淩淩地看著顧孟縈,讓顧孟縈有一瞬的恍惚,似乎想不起了前世,覺得前世好遙遠,她覺得現在自己就是6歲,是大郎君唯一的孩子。她遭受的一切必須弄明白,不管顧家宅院裏內情如何,她都不想不明不白地丟了性命。目前她隻是個6歲多的小姑娘,要弄清事實真相隻能交給大郎君。大郎君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和真心關愛,讓她信賴他,決定以後好好愛爹爹,孝順爹爹。
顧孟縈可能太長時間沒有說話,沉默片刻,才怯生生地喊了聲:“爹爹。”
大郎君立馬道:“縈兒,你說什麼?你叫爹爹了。”那雙清淩淩的桃花眼裏瞬間溢滿了淚水,眼角就紅了。他一把抱起顧孟縈,擁到懷裏,驚喜萬分。
一旦開口,後麵的話說起來就容易多了。她醒來後就一直想問自己脖子上多出來的這顆似金非金、似玉非玉、似木非木的金色珠子是什麼,珠子不大不小,有些像海柳車成珠子,打磨拋光掛漿的樣子。顧孟縈盯著珠子,隻見珠子光華流轉,讓人有一瞬的眩暈。大郎君告訴她說這顆珠子是慧定大師送給她的,在佛前供奉了很長時間,一直帶在身邊,會給顧孟縈帶來好運。顧孟縈又問爹爹在她三歲時,有一段時間他去哪裏了?怎麼不陪著她?她每天都好想爹爹,可有一天她半夜在被窩裏發現了蛇,然後又看見了無臉鬼,告訴她不能說話,隻能當啞巴,否則就會有蛇到她被窩裏咬她,還不允許她把這些說出去,否則無臉鬼就會去吃掉爹爹。可憐的小顧孟縈最愛爹爹,她寧願不說話,也不願意爹爹被無臉鬼吃掉。如果她一直不說話,就什麼事情都沒有,可是如果她不小心說了話,半夜就會有蛇爬進她被窩,然後無臉鬼就又來了。現在的顧孟縈可不是小孩子,她知道有人裝神弄鬼謀害她,可能就是她身邊的人。她有能力找出是誰害她,但是她覺得這件事應該交給大郎君去做。這件事和她被人推入水中,她沒有隱瞞,全部告訴了大郎君。
大郎君聽說這件事後,愧疚萬分。他直言道:“是爹爹太粗心了,沒有照顧好縈兒。我可憐的縈兒被人蒙騙了,縈兒受苦了。”原來在小顧孟縈三歲的時候,大郎君因為神藥穀大藥師黃憐顧來信邀請他去共同研製一種新藥,在神藥穀每天和大藥師學習探討製藥和藥理,逗留了幾十天。臨走前他專門交代了她母親要她好好照顧小女兒,並留下了貼身小廝連翹和宛童來照顧小孟縈,三個月後,當他回來才發現他原本活潑可愛的女兒變得唯唯諾諾,並且像鋸嘴葫蘆似的不再開口說話了。後來才知道,連翹和宛童為了爬上家主的床,爭風吃醋,根本就有用心照顧他的女兒,大郎君一氣之下給他們打了三十板子,發賣了出去。一段時日後外麵到處傳顧家家主的大郎君命不好還善妒,遭了天譴,以至於他嫡子早亡,克父克母、刑克公婆,膝下嫡女又天生癡啞。大郎君氣憤異常,可顧孟縈就是不開口說話,慢慢地所有人都忘記了她曾經也說過一些稚語,都認為她是天生的啞巴,隻有她父親不認命,經常給她檢查身體,到處尋醫問藥、四處就診。他認為顧孟縈總有開口說話的一天。隻是沒想到這一開口說話就爆出了那麼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大郎君一時覺得悲憤不已,他對害他女兒的人有了大概的猜測和懷疑,這些年的隱忍變成了滔天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