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侍一旁的能持,尚不知自己剛剛處身於一種何等驚世駭俗的談話當中,依舊畢恭畢敬的守護再側,看著眼前這兩位如今在佛門當中舉足輕重的師徒兩人作別。
“師傅修了一輩子的小乘佛法,仰無愧天,俯無愧地,怎的臨了聽了幾句弟子講解的大乘佛法,便成了如此作態?”
也許是福至心靈,原本一直惶惶的渡真師傅,此時麵色也平靜了下來,他先是沉默無聲的點了點頭,目光之中露出思忖的神色,而後又複展顏一笑:
“當年你在雷峰塔中受戒剃度,而後佛光照耀全城,當時我以為這輩子都沒有在教導你的可能了,沒想到世事如棋,老頭子這嬉笑怒罵的小乘之道,居然是個難得的人間之道。”
能持扶著渡真緩緩走入到禪房,法海施了一禮剛剛轉身,便聽到身後渡真蒼老的聲音從房中傳來:
“能忍的喪事,還是大辦吧。”
送走了渡真之後,法海並沒有返回到平日安歇的禪房,月下的他一身白色僧袍於寺中隨意行走,偶爾見到有幾處弟子禪房中的燭火不熄,便上前警示幾句,很有幾分前世宿管,班主任查崗的味道。
就這樣轉悠了一圈,法海最終來到了金山寺深處的藏經樓,守樓的弟子也是當年被收入寺中的老人了,道行也算拔尖,見到法海深夜前來看書,連忙殷勤的為之忙前忙後。
“不用管我,自去休息吧。”
修為到了法海這種境界,以大周天打坐的方式來代替睡眠不過是等閑之事,而且視夜如晝,在閣樓看書連點燈都不用,故而揮手讓那守樓的弟子過去休息便罷。
藏經樓乃是金山寺後人,即法海在京都成名之後,由京都的一位高管巧借名目而重新修建而成的,據說還動用了皇宮裏傳承了幾百年的禦用匠人,落成之後藏經樓的風格樣貌都極大程度的還原了四百多年前的原貌,如此盛情之下,就連渡真都在藏經樓建成之後,幾次書信法海讓他知道那位高官的良苦用心,實在是承了人家的人情。
你說京都城天天圍著這麼一群會鑽營,懂迎逢的家夥,平日裏就算他們真的假借法海的國師名聲做點什麼,他本人知道了也隻有睜隻眼閉隻眼的份兒。
也難怪後來的左千戶,傅天仇,甚至就連當今皇帝都對他有了幾分猜忌,當真是應了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老話。
經凡人大力修繕過後的藏經樓,雖然內外裏的各種裝飾都極似前朝舊物,但其內的藏書卻不盡然,在各方大員的努力下,藏經樓的藏書也就比尋常地方的書樓種類繁多一點,孤本絕本多一點而已,對於人間學生士子來說是不可多得,但對法海這等修士作用卻是不大。
不過法海深夜來此,也不是抱著什麼休息高深法術的想法的,他一進了門就直奔立時人文的方向而去,最終站在高高的一堵書牆之前,快速的翻查了一遍神州千年以來的曆史,由此他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細節。
這片神州大地之上,自四百多年前覆滅的大奉再往前推兩千年,人間當權的皇帝都有一個別致的稱呼。
天子。
古時封建王朝為了籠絡統治,以君權神授的思想使得百姓有敬畏之心,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法海在翻看這僅有兩百多年的大乾曆史的時候,發現就任皇帝以來的大乾帝王,在曆史書上卻有了與以往不同的稱呼。
人皇。
天子與人皇,這兩個乍看起來區別不大的稱呼,其實內裏暗藏著神州史官們心照不宣的一種暗示。
大奉朝以前神佛在世,故而人間至尊隻有天子二字,而大乾以後的兩百多年,神佛隱遁而妖邪在世,昔年的借助天地神佛之力鎮壓天下的天子,自然而然的也就成為了如今獨自奮鬥,以人間之力抗衡妖魔的人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