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大結局(下)(1 / 2)

時間又過了三年,而這三年之間,大夏國的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讓大夏國的臣民們感到幸福值噌噌噌的往上漲。

沒辦法,因為那位太子妃的雙季稻讓北方的人終於不再餓肚子。

而南方的稻子不再往北方運,糧食的價格就自然降了下來。

這讓更多的窮人有機會能填飽肚子,不至於餓死。

而充沛的糧食也孕育出一隻隻精湛的部隊,他們不再為軍餉一事發愁,每天吃飽喝足後,能夠安安心心的訓練,能夠精力充沛的上陣殺敵。

所以,部隊上的戰鬥力也是噌噌噌的往上漲,如此的虎狼之師,讓周圍的國家都不敢再有半分的看不起。

尤其是南楚國的人,自從那位清鳳公主回國後,就真的在家裏老老實實的呆著,從來沒有出去再找過別的國家的麻煩。

有讓周圍的國家都陷入了異常的平和狀態。

雖然那位南楚國的國君有些蠢蠢欲動,可不知清鳳公主給他說了什麼,到現在也關起門來裝莽了。

沒有了南楚國的挑釁,所有國家的貿易也開始發展起來,他們都從大夏國進口糧食,瓜果,蔬菜,布匹,來充沛著他們國家人民的生活條件。

所以到處都充滿了歡聲笑語,人們的安居樂業讓服務的各級官員們也覺得異常的輕鬆。

或許還是有窮人,還是有糾紛,還是有爭吵,可所有的一切都比之前好的太多太多。

犯罪的都不再鋌而走險,誰不願意過安穩的日子,誰願意去過那些風裏來雨裏去的日子。

哪怕有幾分地,他們也願意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日子,雖然辛苦,可踏實呀。

在這一片歡歌笑語中,寧景瑞,一個隻有九歲的孩子,卻已經坐上了大夏國皇帝的位置。

這在大夏國創始以來,是最年幼的一個皇帝。

不,不應該說是大夏國,而是整個周邊所有熟知的國家裏,他是最年幼的一個皇帝。

對於寧景瑞能夠登上帝王的位置,大夏國的臣民們並不感到意外,畢竟在幾年前,文帝就有此想法,這些年的隨時隨地和循序漸進,讓一個九歲的孩子已經擁有著,一個皇帝最應該具備的敏銳和嚴謹。

他能夠在眾多的奏折中,快速找到屬於自己想要的消息。

而他舉手投足之間所發生出來的氣質,總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貴氣。

所以哪怕明明隻有九歲,可他卻給人一種很熟悉的感覺,這帝位就是為他而設置的錯覺。

別人坐上來根本就不舒服,不順眼,不服氣。

南楚國的國君倒是想蠢蠢欲動,可以前的太子和太子妃已經榮升為攝政王和王妃。

別看當初的太子是現在的攝政王,可他手裏握的兵權是整個大夏國一半的兵力。

至於另一半,已經分成了兩份,一分在小皇帝那裏,一分在已經退位的太上皇那裏。

這也正是文帝有些不放心的地方,畢竟寧景瑞年紀尚小,很難服眾。

所以他即使登上了皇位,也必須要有人照顧著。

而寧沉燁是當仁不讓的一位。

也是最應該扶持,最讓人放心的一位。

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哪怕明明手握重兵,寧沉燁難不成還想篡位?

所以哪怕全天下的人都想篡位,寧沉燁卻根本沒想過這問題。

而且他還會一心一意的為自己兒子打好這份江山。

絕對不容許有任何人覬覦他兒子的這位置。

所以,哪怕寧沉燁是曆史上最憋屈的一個太子,可還是會全心全意的當好這個攝政王。

而謝宛凝也一樣,明明是即將登上後位的太子妃,可因為一個人的思想,他居然一下子就給降成了一個王妃。

而且還是一個隻知道幹活,不敢有任何委屈和不高興的王妃。

為什麼這樣說呢?

寧景瑞是登上的皇位,可以總領天下。

可他也是一個隻有九歲的孩子,在這個諾大的後宮裏,他是唯一一個孤孤單單的影子。

老皇帝到把所有的一切都丟給了寧沉燁父子,帶著一個愛妃出去遊山玩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