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周家有女1(1 / 2)

第1章 周家有女1

“服務員,這邊結賬。”

“好嘞,兩菜一湯,一共七十八。”

“服務員,我們的菜什麼時候上啊?”

“馬上就來,馬上就來。您先喝點酸梅湯,這是我家老板的獨門秘製,清熱解暑,夏天喝這個最好。”

“服務員,結賬。再給我拿個打包盒,打包。”

“好嘞!”

……

吳溪影視城客流不錯,這邊的商業街人來人往。背靠影視城的商業街上最多的就是租衣服的影樓,以及飯館。而這街上生意最好的飯館就是“周家私房菜”。

吳溪影視城一二年正式投入使用,在吳縣這個地方已經七年。這些年,依托影視城這個金娃娃,吳縣這個從前毫不起眼的小縣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酒店、飯館、娛樂場所、房地產,隻要是遊客和劇組需要的合法經營,吳縣都迅猛發展,經濟當然也翻了不知道幾十番,從Z省著名的貧困縣成為了全國有名的旅遊縣,當年的縣長春分得意地升職,現任縣長繼續關照吳溪影視城,希望給自己增加晉升的“資本”。

說道影視城帶來的好處,吳縣人最羨慕的還是桃溪村的人。開發商當年看中的就是桃溪村的百裏桃花山和如畫桃花溪,在這個基礎上建成了吳溪影視城。開發商是國內最大的建築公司百航建築,背後還有資本雄厚的寧氏集團,財大氣粗,拆遷時,桃溪村的村民都得到了滿意的補償,沒有出現任何鬧事問題。

當時的給的補償有幾種方式,賠償款每家都有,然後就是房子和商鋪的選擇。相比縣城能看到的房子和還未修建的影視城的商鋪,很多村民都選縣城的房子,因為能夠住進城裏,做城裏人。於是,等五六年後影視城終於修好,“桃溪村”商業街正式開業時,商鋪大部分還是屬於百航公司,而經營者大多是看好商業街的外地人。

當然也有例外,一些有遠見的村民看中了影視城未來的發展,當年要的賠償中就包括商業街的鋪子,商業街建成後要不將鋪子租給其他人,要不自己開。比如周家私房菜,桃溪酥餅,王家米酒等,他們的老板就是本地人。這些店物美價廉,又是真的本地特色,在商業街一直是生意興隆,賺了不少錢,讓那些沒有要鋪子的村民羨慕地緊。而生意最好的,影視城最出名的就是“周家私房菜”。

說到這老周家,桃溪村的老人都要感歎一番周家的運道好。

據說這老周家最開始並不是桃溪村的原住民,而是民國時候從北邊逃難過來的,娶了桃溪村的姑娘,就定居在了桃溪村。周家據說祖輩是禦廚出身,廚藝在十裏八鄉都是沒得說,當年周爺爺更是憑借一把好手藝留下了一位漂亮的下鄉大學生媳婦,生了兩女一子,讓村裏無數小年輕羨慕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