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後,誦經法事完結,喻王妃安然下葬。
翌日,在熹微的晨光中,旭日的光芒正浮出天際。筆直的官道上,迎著霞光兩匹通體無瑕的黑馬,拖著一輛馬車匆匆行來。馬車上繪著精致的玉蘭花,金漆雕飾,飾以硨磲和青甸子,兩隻小小的金鈴正掛在車簷下,隨著馬車的走動,輕輕搖晃,發出清空的聲音。
天邊已經出現了火紅的朝霞,澄澈的豔紅霞光一抹抹在天邊橫斜。
實木的馬車輪子碾過石板官道,伴著馬蹄急急過去,敲出篤篤的聲響。半眯著雙眸,段綺絲靠著馬車簷壁,閉目凝神。理不清的思緒如同一團迷霧漫在她的心際,茫茫一片,幾乎找不到出路。
段綺絲自己也不清楚,她的所作所為,是對的,還是錯的。
阿娘的葬禮,她作為世子的哥哥段祈晏並沒有回來,因為她的一紙書信在段祈晏即將到達大理城下之際,迫使的他調轉馬頭。信中寫著,你若回來,我定與阿娘同去。她想著,哥哥定能明白她的心思。
雖然段綺絲沒弄明白喻王府到底出了什麼事情,但是她知道,此時奉命前往潭州平亂的段祈晏萬萬不能回朝。不得聖命擅離職守,輕者是違抗君命,重者被視為藐視皇權。無論是任何一種,下場都不會太好。何況此時喻王府風雨飄搖,即使不知道段祈晏身在潭州是何種境況,也總比他抗命回京的好。
如果皇帝真顧念宗族親情,早有聖旨傳召段祈晏回京,久久未有聖旨傳下,說明皇帝無心。
重重的歎了口氣,段綺絲睜開眼,濃黑如墨的雙眸,淚水散去,一片深沉。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還有那晚,與竹渲見麵之後,折身返回楚苑。竹渲所言是虛是實段綺絲也不確定,她隻知道若是不信,那她便連最後查清真相的線索也沒有了。
所以,她又去見了喻親王。
在喻親王聽聞段綺絲欲在喻王妃下葬後親身前往清原寺,為喻王妃念經超度七七四十九天,以告慰喻王妃在天之靈,借以彌補她在喻王妃彌留之際未能趕回相見的愧疚。起初聞言,喻親王神色先是一怔,很快愣然退去,點了點頭,還是允了。
也不知道是誰告的信兒,段綺絲臨出府時,二夫人攜著她所出的二小姐段綺嫣直直將段綺絲送出王府。
眼淚滂沱的模樣,端的是不舍與心疼,演的是心疼嫡女與姊妹情深。但段綺絲是一點也不會相信的,在這南裏,她害怕去相信某一個人,包括她自己。
當然,段綺絲也並不知道,在她的路途中,二夫人早已為她備下大禮。
清原寺與南裏皇都大理城離的不算遠,就在大理城外的碧螺山上,出了皇城一路直走,約摸半日的路程便可到達山腳。因是清原寺盤踞在碧螺山上,山路崎嶇不好走,要多費些功夫,段綺絲一行走到山腰時,夜幕已經降臨。
入夜的山上,安靜的可以聽見蟲鳥的低鳴。在夜裏搖晃開的樹影,陰森可怖,為入夜的寂寥更添幾分詭異。
上山此行,段綺絲未與明築雅說明。所以,明家的人並不知道段綺絲的決定,也沒有派來護衛隨行。因是段綺絲強調一切從簡,喻親王也隻是派了兩個心腹侍衛給段綺絲馬夫,隨行護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