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不苟言笑的哥哥居然對著宋宛產生了愛慕的感情,這種事說出去恐怕誰也不會信的吧?
包括宋宛本人也會覺得這純粹是亂說,因為以她的角度看來宋暨啟從來沒有對她露出過什麼稍微柔和的表情。
明明都是挑刺挑慣了的人。
但在宋暨啟本人看來卻不是這樣。
他比宋宛大六歲,從一開始就發覺了這個抱回來的小女孩並不是自己的親生妹妹,但看著她的臉頰卻會不由自主地露出愛憐的情緒。
宋暨啟感到有些驚訝。
小時候還好,長大了之後,這個女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的心思。
他知道在大家眼裏他們倆是兄妹,是不可能的。
但感情這種事他根本沒有辦法掌控。
他就學著跟宋宛拉開距離,總是對她冷臉,雖然明明看著對方失落的表情自己的心也會感到疼痛。
所以當那個所謂的親生妹妹宋恩妙被接回來的時候,唯一的意義僅僅是印證了他一直以來的猜想而已。
除此之外,宋恩妙帶給他的其他意義近乎是沒有。他也知道宋恩妙才是他的親生妹妹,包括宋恩妙的長相也跟自己的母親有幾分相似,但是十幾年的缺失是沒有辦法被彌補的,所以那種兄妹之間的感情也是很難存在的了。
他現在看著宋恩妙就好像看著一個陌生的跟他全無關係的女孩子。
包括對她露出的笑顏也不過是基於母親的想法而綻放的。
其實他也根本不想笑。
因為宋恩妙自從回來了之後整個家都很奇怪。
她總是背著大家偷偷朝著母親告狀,說宋宛又怎麼怎麼了她。
但是表麵上卻裝作很善良溫柔的樣子。
宋暨啟不喜歡撒謊成性的女孩子。
所以麵對著母親對宋宛的日益生疏,宋宛會做出離開家去闖蕩另外一番天地的舉動,宋暨啟是很開心的。
真正喜歡一個人就是希望她好啊。
後來得知母親要把她嫁給別人的時候他的內心都是很焦灼的。
他覺得自己無法忍受別人娶自己一直以來喜歡的人。
他喜歡了宋宛十年。
他曾經對著母親據理力爭,卻沒有得到任何的結果。
反而是母親非常疑惑和生氣地說道:“你究竟是怎麼回事?明明一直以來不都是不太喜歡宋宛那孩子的嗎?怎麼到了這個時候就開始袒護她了?我養了她這麼大,讓她現在報個恩怎麼了?難道你想要我把恩妙送進霍家那狼口嗎?”
宋暨啟無言以對。
他根本沒有辦法說出自己內心的真正看法。
一說出口,宋宛就會被真正地不遺餘力地毀掉。
所以不說,就是最好的應對方法了。
不過,幸好宋宛也不想嫁給那個人。
宋暨啟寧願她能走的遠遠的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宋家的鳥籠給限製。
以宋宛外柔內剛的性格,肯定不會那麼輕易就臣服於母親的一手安排,肯定會自己逃跑。
他隻需要偷偷照看這一切,不讓她出現一丁點意外就好了。
至於他們之間所說的最後一段話,就當做是告別吧。
————番外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