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上彈指一瞬間,人間百變十五年。故事發生在宋金蒙夏混戰時代,天下烽火連綿,人類多災多難。號稱文明之國禮儀之邦的宋國遭受靖康之變,偏安江南一方。這半壁河山在多年後出了一位聖君,他深感國家動蕩之苦,百姓流離之痛,抱怨那些野蠻民族在這世界上到處發動侵略戰爭。
有一天,他忽然異想天開,如果能向那些愚昧落後的民族灌輸仁義禮智的思想,讓他們懂得憐惜生命尊重同類,以文明禮儀為榮,以逞強鬥狠為恥,則天下就永遠太平,為君者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他自以為這個想法很英明,馬上擬了一封國書,派出數百名使者,走遍四麵八方,尋蠻訪夷,遞交國書,邀請世界諸國皇子公主來臨安參加列國觀禮。
宋國使者首先來到開封,朝見金帝,曾經的宋國東京城已被更名為金國南京城。金蒙野狐嶺一戰後,金帝多次被蒙古人兵困中都,割地賠款,辱國辱家,還被迫將女兒新月公主嫁給成吉思汗;最後不得不倉皇辭廟落魄南逃。如今他剛剛遷都到此,驚魂未定,當下瞪著一雙憂愁而茫然的眼睛展開宋皇國書禦覽:
“朕有感於世界列強南征北戰,烽火四起;百姓東奔西走,流離失所。朕聞虎狼不食同類,我輩為何自相殘殺?!人類同在陽光下生活,同在土地上耕耘,本應共生共存,互通互容。如今卻是白骨遍野,血流成河,使人神共憤。若降天譴,人何以自存?
朕偏安半壁河山,不思征戰中原,隻想造福一方。如今政通人和,百業興旺,民眾安居。朕一為弘揚聖人之道,昭示古今之訓;二為禮儀天下,教化四方;準備舉行一場萬國觀禮的盛會。特邀請諸皇派遣皇子公主來我臨安觀禮,考察我華夏文明,體驗和平繁榮帶來的樂趣,反省戰爭衝突造成的痛苦。從此後,大家息幹戈,治經濟,使四海升平,萬民安康。”
金帝滿腦子裏思念著被迫遠嫁大漠的心愛女兒和逃亡途中病死的結發皇後,讀信後也弄不清自己是什麼感受,更不知道該作何反應,便讓內臣在金殿上大聲念給大臣們聽。禦弟東陵王完顏承裕一番話,也讓他認識到宋皇的萬國觀禮之邀多麼荒唐可笑。
完顏承裕是金國丞相兼樞密使,作為第一權臣,第一個站出來說話:“這宋皇老兒真是一三歲孩兒!”
金庭上下一陣哄笑。
唯獨金太子完顏守緒闡述了不同的主張:“不管宋皇之見多麼天真可笑,我國正好借此機會與宋國冰釋前嫌,修好外交。兒臣願意攜皇妹朝陽公主前往宋國,不僅能學習宋人經濟之道,還可以遊說宋國君臣。若宋金能結為唇齒盟國,相互援助,蒙古人就不足為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