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2 / 2)

林延潮此言一出,眾官員們紛紛表情不自然了。

“譬如唐玄宗開元二十年之治,也可稱上國泰民安,但最後卻有天寶之亂。當今天子雖聖明聰睿遠勝於唐玄宗,但於此時我等身為臣子,不能一味歌功頌德,也當居安思危!”

“近來的事諸位也聽說了吧,國本未立,而朝鮮陪臣韓應寅來朝赴奏倭酋平秀吉已有興兵來犯之意,而寧夏又報虜賊哱拜因於上個月十八日,糾合其子哱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嗾使軍鋒劉東暘叛亂,殺巡撫黨馨及副使石繼芳,縱火焚公署,收符印,發帑釋囚。眼下之景還不到歌功頌德之時,諸位當三思啊!”

這時候刑部尚書孫丕揚道:“大宗伯所言在理,吾以為當以開元天寶為戒。”

陸光祖聽林延潮,孫丕揚之言,麵上早就露出不快。

陸光祖與刑部尚書孫丕揚有一段故事,當年陸光祖在吏部為郎中,深得當時的吏部尚書嚴訥信任,大小之事都委托給他。

而陸光祖行事也是相當的獨斷專行,升貶官員從不與人商議,此事被為禦史孫丕揚知道然後彈劾陸光祖。陸光祖因孫丕揚的彈劾而罷官。

陸光祖被罷官後,有一日遇到孫丕揚當麵與他說,承蒙教誨感激不盡,我在吏部為官時人情關說不斷,若不獨斷專行,隻怕不能為朝廷選拔合適的官員。

孫丕揚聽聞後當即道,此事是我錯了,我再向朝廷保薦你就是。

陸光祖知孫丕揚是直性子,於是淡淡道:“那麼依大司寇當如何擬,總不能以開元天寶為題吧!”

孫丕揚道:“此事我沒有主張,不過大宗伯乃禮部尚書,對於殿試題目他定有高見!”

陸光祖勉強一笑,向林延潮問道:“那麼依大宗伯之見,今年殿試策問當以何為題?”

林延潮道:“回稟太宰,開元天寶之言當然不能提。當然還是那句話不能一味歌功頌德。吾以為還是當以居安思危為主!那麼這殿試的題目,吾以為應當緊扣‘中興’二字!”

聽林延潮這麼說,眾官員紛紛點頭。

趙誌皋笑道:“不愧是大宗伯,這題目擬得好啊!頌中有諫,諫中有頌!我大明開國已有兩百年,又逢堯舜之君,此當為中興之時。”

林延潮點點頭道:“我也是這個意思,天子願為中興之主,我等當極力為中興之臣,至於如何中興,就看以後我等之作為了。同時也可以此為題目,讓天下讀書人知道朝廷的決心,為以後的施政定一個調子,不知太宰如何看?”

陸光祖看了林延潮一眼心想,這中興二字,確實比他擬定的殿試之題好多了,實在比一味歌功頌德更令天子喜歡,看來論及揣摩聖意,我遠不如此子多矣。

陸光祖聞言笑了笑,似答允了又似沒有答允。

眾官員見他不表態,都不知其意,不敢表態。

等了一陣,陸光祖見無人說話,這才道:“還等什麼,就以此擬個題目吧!”

聽了陸光祖此言,眾官員才鬆了口氣。

Ps:明日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