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養豬致富(1 / 2)

離開了喧囂的城市,轉而擁抱了自然。張奕博帶著大包小裹,乘坐長達四個小時的大巴後,終於回到了他的家鄉……一個偏遠又破落的小山村———金泉村。

作為從金泉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學生,張奕博對自己的家鄉是即熟悉,又覺得有些陌生。

大學畢業後,張奕博向常人一樣,一頭紮進了社會的浪潮中,希冀能在社會中打拚出一番事業,光宗耀祖。

然而,理想很豐滿,可現實卻很骨感。

作為幾百萬個大學畢業生當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員,張奕博蹉跎了三年,仍舊碌碌無為,隻是某家公司的一名小職員,月薪不過三千罷了。

望著自己灰暗的未來,張奕博氣餒了,也退縮了,他選擇了回家,繼承他老爹遺留下來的資產,重操祖業,打算養豬致富。

“自己創業,總比給別人打工要強吧!”這是千千萬萬個張奕博,內心湧現出的想法,或者說一種美好的野心。

哪怕對自己的家鄉已經有些陌生了,但自己的家,張奕博是忘不了的。

那個家,不僅承載了張奕博大半生的記憶,也承載了他兒時全部的歡樂與喜悅。

然而,當張奕博駐足在家門口時,他頓時有些懵了。

家門口的十畝地,不知何時,竟被人種上了苞米。

墨綠色的玉米杆上,結著一顆顆金黃的玉米,棒頭那一叢叢雌花絮,亦是五彩繽紛。

顯然,這些玉米已經快要成熟,也就是說,自個家的地,在未經自己同意和知情的情況下,白給別人種了好長一段時間。

“這特碼怎麼忍!?”張奕博爆了句粗口,把大包小裹往家裏的院子一丟,就趕去村委會詢問情況。

“呦,這不是亦博嘛,你什麼時候回來的?”剛進村委會大門,一名鬢角發白,約莫五十多歲的小老頭,一臉訝然的迎了過來。

“哦,我也是剛回來,這不一回來,就來拜訪李主任你了嘛。”張奕博笑嗬嗬的說道。

雖然混這三年社會,沒混出啥出息來,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還是曆練了出來,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向李主任詢問自家地的事,而是先以拜訪李主任的目的為開口,嘮一會兒家常,再把自家地的事說出來,也為時不晚。

“來,快進屋坐吧。”李主任領著張奕博來到了村委會內,並給他倒了一杯茶。

說實話,對這個李主任,張奕博談不上有多熟悉。

他臨上大學之前,這位李主任才剛剛被村子裏選舉上。

大學四年,張奕博很少回家,放假的時候,基本上都在外打打零工,補貼一下生活費用。

父親還在世時,每逢假期,他都會坐著火車,大老遠的來學校看望張奕博。

而張奕博就用他打零工的錢,請老爹搓上一頓,再帶他在自己上學的城市,好好地玩幾天。

大學畢業後第一年,老爹過世。張奕博這才回家,操辦了老爹的喪事,但也沒待幾天,就回到了城市,繼續上班。

一晃兩年過去了,當張奕博再次回到金泉村時,許多事,許多人,都已經物是人非,可唯獨這位老主任依然在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