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葉天,他伸出雙手輕輕捏住《麗莎.格拉迪尼》畫布上方的兩個角,然後小心翼翼地將這幅油畫從畫板上拎了起來。
他剛剛拎起這幅堪稱無價的布麵油畫,身旁的貝蒂突然驚喜不已地說道:
“哇哦!這幅油畫下麵居然還有一張畫,看上去像是《麗莎.格拉迪尼》的創作底稿,而且上麵有作者簽名!”
聽到這話,套房裏其餘幾人立刻看了過去。
隻見在那幅油畫的底下,果然有一張草圖,尺幅相對較小,上麵所畫的正是麗莎.格拉迪尼!
在那幅草圖的右下角,有兩行花體拉丁文,字跡相當清晰。
第一行拉丁文是麗莎.格拉迪尼的名字,跟油畫右下角的簽名一樣,下麵一行則是達芬奇的個人簽名,‘LV‘的姓名縮寫一目了然!
看到這兩行花體拉丁文的一瞬間,套房裏立刻響起了激動不已的歡呼聲。
“毋庸置疑,這幅《麗莎.格拉迪尼》就是達芬奇的傑出作品,創作底稿上的簽名足以說明一切”
“真是太棒了,這張創作底稿的發現,肯定會提高《麗莎.格拉迪尼》的價值,也更具說服力!”
就在貝蒂她們歡呼不已的同時,葉天已經將那幅油畫揭下,小心翼翼地拎在手中,開始翻來覆去地欣賞。
下一秒鍾,他突然故作驚訝地說道:
“這幅油畫的背麵居然也有一行拉丁文,看字跡應該出自達芬奇本人,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說著,他就將手中的油畫輕輕放下,反過來平鋪在了那塊原色亞麻布上,背麵朝上。
與此同時,貝蒂和安德森他們全都看了過來,一個個滿眼好奇。
看了幾眼之後,安德森突然說道:
“這行拉丁文好像是個地名,說不定就在米蘭城內,達芬奇藝術生涯最輝煌的時期,都是在米蘭度過的,但具體是哪裏,就不得而知了!”
“這沒有關係,咱們可以查查字典,相信不難搞明白這行拉丁文的意思,希望它是米蘭某處的地名,那說不定就是達芬奇在米蘭時期的住處!
毫無疑問,這幅《麗莎.格拉迪尼》開創了一個先河,在達芬奇的其他作品上,根本沒有這麼多文字信息,就連個人簽名也都隱藏了起來”
葉天微笑著點頭說道,滿眼的期待。
隨後,他就拿過早已準備好的拉丁文字典,開始查詢那行拉丁文的含義。
沒用多長時間,答案就已出爐,那行拉丁文的確是一個地名,而且是一條街道的名字。
接下來,他們又上網搜索到一張十六世紀初期的米蘭城市地圖,並結合米蘭現在的城市地圖,進行了一番比對。
很快,答案就擺在了大家眼前。
“從地圖上看,這是斯福紮古堡附近的一條古老街道,建於十四世紀初,距離斯福紮古堡很近,或許有可能是達芬奇在米蘭的住處。
這個判斷是否正確,還需要再做考證,如果那裏真是達芬奇曾經的住所,必定又是一個重大發現,說不定還能帶來一份巨大的驚喜。
達芬奇離開佛羅倫薩來到米蘭之後,很快就與米蘭公爵盧德維科.斯福紮建立了友誼,兩人一見如故,並成為了公爵的禦用畫家。
在此後長達十八年的時間裏,達芬奇一直住在米蘭,並在此期間完成了幾幅最重要的肖像畫,幾位畫中的女性均與米蘭公爵有關。
斯福紮古堡在當時,已經取代米蘭大教堂廣場,成為了米蘭的政治中心,也是斯福紮家族的城堡及統治中心,城防固若金湯!
做為米蘭公爵的摯友、以及禦用畫家,在很多史料記載中,達芬奇長期居住於斯福紮古堡之中,在城堡附近有住所也很正常。
這條古老的街道今天依然存在,回頭咱們可以去那裏參觀遊覽一番,如果那裏果真有達芬奇曾經的住所,相信我會有所發現!“
葉天微笑著說道,言語中充滿自信。
貝蒂和安德森他們則興奮地點頭不已,俱都滿懷期待。
接下來,葉天就從桌上抄起一個高倍放大鏡,開始仔細研究這幅達芬奇的曠世之作。
當然,這不過是裝腔作勢而已,是表演給安德森他們、以及其他所有人看的。
五六分鍾之後,葉天驚喜不已的聲音再次傳出。
“果不其然,這幅油畫跟《蒙娜麗莎》一樣,畫中也有隱藏著的神秘字符和達芬奇的個人簽名,就在麗莎.格拉迪尼的頭發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