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之餘,他立刻將所有貨物都拿了出來,擺在攤位上,等葉天過來挑選,也展示給眾多媒體記者。
再者說了,這些記者除了拍照采訪,也隨時有可能變成掏錢購買的顧客,那豈不更加完美!
葉天他們很快走進了這處庭院市場,開始在這裏尋寶。
他們所到的第一個攤位,是出售手工製品的攤位。
這裏沒有葉天最希望看到的古董和藝術品,也沒有價值連城的寶貝,走進市場的瞬間,葉天就已經一目了然!
攤位上的貨物沒有光芒閃現,更沒有迷人的光暈,價值不高!
但是,葉天依舊走到這個攤位前,開始饒有興致地欣賞這裏的貨物。
這裏隻有兩種手工製品,印第安戰斧和博伊刀。
兩種非常具有美國特色、以及肯塔基特色的冷兵器,寒光閃閃、殺氣凜然!
印第安戰斧。
是印第安人用來捕獵野獸的輕型短柄飛斧,由於生產力所限,這種斧頭的斧刃最初隻是由石頭打造。
隨著歐洲殖民者到來,製造鐵器的技術連同金屬斧頭,一起通過貿易公司從歐洲帶到了美洲,促成了印第安戰斧的升級換代。
此後,它很快成為了印第安人反抗侵略者的利器!
在一次次血腥的戰鬥中,淩空飛舞的犀利戰斧,奪走了無數白人侵略者的性命,令那個時代的白人侵略者聞風喪膽!
進入現代,投擲印第安戰斧變成了一項大眾運動,是扔刀競賽的一個範疇,在美國非常普及,手鑄印第安戰斧的工匠也遍布整個美國。
雖然印第安戰斧現在更多是以運動項目出現,但它並沒有退出軍事領域。
越戰時,為適應叢林作戰、以及近身搏鬥需要,美軍開始在部隊中裝備印第安戰斧,這就是著名的越戰戰斧
這種武器在戰場上得到了檢驗,十分有效,非常受美軍士兵歡迎,由此也獲得了新生,在世界範圍內名聲大噪。
博伊刀。
美國邊境英雄吉姆.博伊所發明的刀具,極具攻擊性和搏鬥性,是極度強勁的野外戰鬥工具,威力無窮,殺傷力驚人!
原型博伊刀大約2英寸寬(1英寸等於2.54厘米)、1/4英寸厚,刀刃長大約12英寸(31厘米),有剃刀般鋒利的回形刀尖,黃銅護手。
這是一種尺寸很大的格鬥刀具,不是持刀格鬥者的第一選擇,使用它必須有力量和純熟的格鬥技術。
它最初是作為格鬥刀而產生的,而隨人類戰鬥武器的進化,博伊刀逐漸退居到獵刀的位置,更多用於了野外探險、或者叢林開路。
發明這種刀具的吉姆.博伊,就是肯塔基人,是這裏的驕傲和英雄。
吉姆.博伊,生在肯塔基,在密蘇裏州和路易斯安納州長大,青年時代練就了勇敢和毫無畏懼的性格,成為了一名冒險家。
他成年以後去了德克薩斯,在那裏建立了家庭,進行曆險、享受生活!
後來的吉姆.博伊,參加並領導了德克薩斯獨立運動,旨在使德克薩斯脫離墨西哥而獨立。
在著名的阿拉莫戰役中,吉姆.博伊作為阿拉莫反抗軍的指揮官,戰鬥到了最後一刻,並最終死於墨西哥人手中。
他戰死時,手裏的武器,就是手槍和博伊刀。
阿拉莫戰役在美國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象征意義,堪比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吉姆.博伊也由此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永載美國史冊!
今天,吉姆.博伊和博伊刀幾乎就是同義詞。
雖然吉姆.博伊的佩刀是否被找到成了一個謎,但博伊刀的知名度卻在不斷增長,並最終鑄就了它在刀具曆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美國,博伊刀已經成為英勇不屈、不畏艱險、頑強獨立的象征。
而在肯塔基,博伊刀更是非常普及。
尤其是各個牧場,它和獵槍一樣,隻要成年人,幾乎人手一柄!是標配武器!
葉天不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對吉姆.博伊自然沒有那麼強的認同感與崇敬,但他對於博伊刀卻非常讚賞。
看著麵前攤位上的印第安戰斧和博伊刀,他眼中已經透出了喜色。
開端不錯!第一個攤位就碰到了喜歡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