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鎮宇的分析合情合理,這也是很明顯的一個問題,好多人都想過。隻是那些個大臣抱著隔岸觀火的念頭,又擔心皇帝震怒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一個兩個皆是不提。而太子則是完全不想說,皇帝態度的轉變讓他十分不悅,若是可以,他巴不得再不見皇帝一眼。
如此,便是隻有上官鎮宇來說了。且隻有上官鎮宇敢這樣直言,還不會受到皇帝的責罰。
以前皇帝是忌憚上官鎮宇不錯,甚至還特意扶持張成與上官鎮宇分庭抗禮。可是他的扶持帶來的結果便是張成的叛變,這讓皇帝十分的不爽。眼下朝中隻剩了上官鎮宇這麼一個敢想敢說頗有智慧的人,皇帝自是倚重得緊。
聽得上官鎮宇的話,皇帝眸中的厲芒減少了一些。
是啊,現在不是忌憚太子的時候,若內憂外患的那一天當真來了,那他這個皇帝,還真的是束手無策。
沉吟了一會兒,皇帝終是道:“太子,這件事你去辦,朕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兩天之內,這個消息要傳遍整個大夏,卻不能讓西蒼和南疆得知分毫。十天之內,朕要見到來援的兵馬,一舉解決掉趙泫然和張成的問題。”
“這一次,朕不會給你緩和的時間,若是到了時間沒完成,你這個太子也就不用當了。同樣,若是最後沒有援兵支持,朕就讓你去陪你親愛的皇兄,然後直接讓禁軍殺出去!至於那些百姓,朕相信他們都會理解的,為了大夏的未來,他們的性命又算得了什麼?”
話音落下,皇帝周身升騰起一抹強烈的殺意,竟是不顧百姓的性命,也要解決掉這件事。
要知道,京都的百姓何止十萬,一旦張成的兵馬真的用百姓做威脅,就算他們殺不盡數十萬百姓,幾萬人那可是綽綽有餘的。一旦大開殺戒,京都便會血流成河,真真是伏屍百萬、血流千裏!
如此一來,神聖的京都便會染上一股子戾氣與怨氣,這對大夏的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極為不願意看見的。
說不定,因為皇帝無情拋棄百姓之舉,還會直接導致其他城池百姓的恐慌,然後大麵積逃出,前往西蒼或是南疆。到了那個時候,大夏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思及此,太子的臉色驀地一變,與上官鎮宇對視一眼,見上官鎮宇搖頭,便打消了勸解皇帝的念頭。眼下他唯有順從這一條路可選而已。
心中像是壓了一塊巨大的石頭,讓太子有些喘不過氣來。
朝著皇帝深深的彎腰,太子的語氣頗為沉重:“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盡全力解決此事,讓京都恢複往日的安寧!”
聞言,皇帝冷笑一聲,眼中已然沒了以往對太子的慈愛。“但願如此吧。時間緊迫,你們且退下吧。”
大手一揮,皇帝露出了疲憊的表情,好似說這幾句話讓他耗費了許多力氣一般。如此舉動,不僅是太子,就連上官鎮宇都是有些不悅。隻是二人很是默契的沒有言明,順勢便退了出去。
待得離禦書房一段距離的時候,上官鎮宇這才說道:“穆遠已經入了大夏的境內了,相信不日便會趕到京都,太子殿下不必太過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