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財力。各個國家之間除了領土,財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這直接涉及到了國家是否繁榮昌盛,是否有底氣與對方叫板。而這個財力並不是比哪個國家更有錢,而是三國各拿出一件珍寶,來比其價值。
三則是武力了。大夏與西蒼打了十多年的仗,除了糧草之外,武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此番比武,采取混戰的方法。三國各出一人,同時開戰,誰戰到最後,自然便是勝利者。
現在聊城已經是人滿為患,城內幾個客棧各自住了三國的人。三個國家來的人住在不同的客棧,這樣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聊城正中有一處占地很大的擂台,是老早以前專門留在這裏展開三國交流大會的。雖然這個擂台久不用一次,放在這裏十分礙事兒,卻沒有一個人說要將它拆了,就等著大會在大夏召開。
擂台邊有一座茶樓,這些日子都被包了下來,專門給參賽的人留著,未免下麵人太多,對參賽者造成傷害。
這日一大早,擂台周邊就站滿了人,熱鬧得很。
楊天陸站在擂台之上,雙眼微閉,腰背挺得直直的,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驀地,楊天陸耳朵一動,雙眼霎時間睜開,閃過銳利的光。
擂台底下大都是聊城本來的百姓,見楊天陸這動作,下意識就閉上了喋喋不休的嘴。其餘人見這些人不說了,他們也就都止住了話頭,一個個順著楊天陸的視線看過去,卻見三國的代表人都來了。
走在當先的自然就是賢王,這一次賢王並沒有帶著阮明玉來,想來是聽進了上官蓮娘的“勸告”。走在赫連裕華和南疆聖女的前頭,賢王隻覺自己神氣極了,卻不想赫連裕華和南疆聖女都是不屑得很。
祁穆遠和上官蓮娘遠遠的掉在大隊伍的後邊,悠哉悠哉的樣子好似這件事與他們無關一樣。
看著這些人到來,百姓們自覺的讓出一條路,賢王等人便眾星拱月般的走到了準備好的座位區。場上有六把椅子,賢王當仁不讓的坐在了中間的兩把之一,本來張璿想做另外一把中間的,可是赫連裕華卻是先一步坐下,了了還瞪了張璿一眼。
張璿無奈,見賢王並沒有為自己說話的意思,隻好認命的坐在了賢王的另一邊。
天知道赫連裕華是有多麼不想坐在賢王的身邊,可是一想到上官蓮娘與張璿的恩怨,赫連裕華就不欲讓張璿得了風頭。如此,他便忍著惡心將就一下吧。
後來的南疆聖女看了一眼座位,想都沒想的就坐在了張璿身邊,也就是最邊上。在眾人看不到的時候,南疆聖女手一抖,便是有什麼東西掉在了張璿的身上。
張璿隻覺得身上一癢,隨即又什麼感覺都沒有了。
狐疑的看了南疆聖女一眼,張璿沒有看出任何異樣,隻得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