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董事會議(1 / 2)

<

“這種模式……感覺有點意思。”朱董事長摩著下巴琢磨起來。

“比單純的那種什麼引進合資好,那種完全就成了人家的代工廠,利潤也是讓人家拿大頭,最後技術……嗬嗬。”董娘娘馬上就看到了重點核心的問題。

“但是想這麼搞起來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起碼你要能讓那些老外平等的看你。也不是所有人都甘心被別人盤剝的,隻是沒有辦法。”

“這到是。”董娘娘點了點頭同意朱董事長的觀點,歎了口氣。心氣兒不是底氣呀,說來說去還不是因為底子太薄了,被人瞧不起。

合資車明明是在本土建廠生產,為什麼還要賣那麼貴?還不是就是老外拿走的錢太多了。

合資汽車廠建起來,主要配件得從人家那邊進,設備得從人家那邊買,工程師得靠人家支持,專利技術要格外花錢用,生產要得到人家的授權許可。

這都是要格外花錢的,然後最後賣了車利潤還是要再分給人家。工廠事實上也是人家說了算。

而做為國內的合資者也並不一定就是不重視技術,但是沒辦法,而且他也需要有業績有利潤給上麵看,於是價格就這麼起來了。

話說不管什麼產品商品,不合格的在國內賣天價,合格優質的出口賣成本,這本來就是慣例。

“這個不用耽心。”張彥明給幾位高管吃定心丸:“格致這邊也會采用這種方式,合作成立研究所,共享專利技術,工廠本身不合資不引進。”

“可以?”

“可以。你們就安心抓質量搞好管理和銷售,這方麵交給我。我這個後勤還是合格的,會讓你們滿意。”

這對於高管團隊來說是個相當好的好消息,公司現在缺的就是相關技術專利。

大家就這事兒交流了一會兒,確定了一個大概的方麵,朱董事長就帶著高管們告辭了,讓張彥明休息。

明天上午公司召開董事會,大家都要準備一下。

朱董事長的意思是,董娘娘和黃副總補進來,再增加一個張彥明的代表,這樣,原來的兩位獨立董事就可以考慮繼續任職。

在以前的合作中兩位獨立董事也算是盡職盡責,為公司的發展也是有貢獻的。這個張彥明同意。

獨立董事一般都是某一方麵的學者專家,或者是資深經理人這種身份,起的是智囊的作用,一般都是從某個方麵出謀劃策,對董事事會決議的影響非常小。

說白了就是花錢請幾個專家來用做日常谘詢的,或者再借用一下他們在某方麵的人脈。董事會成員算是一種不用坐班的工作,是掙工資的。

董事會秘書也不是董事長的秘書,而是董事會的管家,是正式的有話語權的成員。

除了董事長和副董事長,還有職工董事以外,其他董事會成員都不會在企業任職,以減少利益糾葛,更好的完成行政管理工作。

總的來說,股東會控製董事會但不能直接管理高管層,董事會負責企業的行政管理和戰略方向,控製高管團隊。

而高管團隊負責日常生產銷售發展上的管理,向董事會負責。

相對特殊的是財務,上市公司的財務係統相對是獨立的,向股東會負責,配合董事長工作,下麵高管團隊的財務經理配合總裁但向財務總監負責。

非上市公司就比較隨意了,反正老板信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