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師兄齊來巧解難(1 / 3)

這幾天,因著嶽翎的事,朝堂上也爭得頭破血流,唐太傅不依不饒,誓要嶽翎償命,雲斌倒是一直據理力爭,嶽林則是左右搖擺,一群人吵來吵去,煩的北涼帝頭疼。肖煜他們還在努力的查著線索,關鍵是那個仵作重傷未醒,缺了這個證人,恐怕提前說出來也難以服眾。

距離事發已經七日,北涼帝懸而未決的態度也撐不下去了,這一天的早朝,唐太傅又一次聲淚俱下,北涼帝無奈開口問道:“那你想怎樣?”唐太傅本來已經哭倒在地,,一聽這話,立馬跑到中間跪下:“請皇上下令處死嶽翎,給我女兒賠命。”雲斌一聽就急了:“尚未查清,怎麼能輕易下決定,請皇上三思。”嶽林也跪出來道:“皇上請三思。”然而有一部分人還是選擇跟唐太傅一起“據理力爭”,就在眾人爭論不休的時候,就聽殿外傳來一聲:“我看誰敢?”

吵鬧的大殿瞬間安靜了下來,眾大臣紛紛探著脖子,想看來者何人,連北涼帝都一愣,畢竟誰的膽子這麼大,敢在早朝的時候大呼小叫。遠遠望去,就見金絲華服頭戴鳳冠,手拄龍頭拐杖的太後邁進了大殿,太後雖已老去,威嚴卻不輸當年,北涼帝趕緊起身接駕,眾大臣也紛紛跪下行禮,唐太傅也蒙了,雖然聽聞太後和嶽家小姐關係不淺,可是他萬萬沒想到,竟然好到遠離朝堂的太後為了她重新“披掛上陣”,一時間還有點心虛。

太後掃過跪著的眾人,徑直走到了大殿中間,北涼帝上前扶著太後向搬來的椅子上走去:“母後,您怎麼不說一聲,就回來了,您好歹知會一聲,這路上出點事可怎麼好。”北涼帝當然知道太後肯定是為了嶽翎的事回來的,他真想不通這一個小丫頭有什麼本事,竟然同時俘獲了他兩個最重要人的心--他的兒子和他的母親。

太後也沒言語,隻是盯著下麵問道:“剛剛誰要急著處死翎丫頭,站出來給哀家瞧瞧。”唐太傅身邊的大臣紛紛後退一步,唐太傅就被“讓”出來了。一見其他人都縮了,唐太傅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上前道:“臣唐安給太後請安,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太後鳳眼一眯:“你要皇帝處死翎丫頭,可有證據?”唐太傅似是鼓足了勇氣道:“太後,那一日皇後娘娘和各位嬪妃還有大臣家眷看的清清楚楚,那嶽翎手刃我兒,可憐我女兒才15歲,她怎麼能這麼狠心呢”,說著又哭起來,太後畢竟是經曆過風雨之人,見狀也沒惱仍然端莊穩重:“那哀家再問你,翎丫頭和芋貴人素昧平生,為何能換個衣服的功夫就跑到她的寢殿殺了她呢?”唐太傅被問住了,直道:“這個,這個,這個老臣不知”,太後的拐杖重重捶在地上,嚇得眾大臣伏地磕頭:“太後息怒,息怒”,北涼帝也慌了,生怕把太後氣出好歹來,忙道:“母後,您消消氣,消消氣。”

不料太後沒有半分和緩,指著地上的人道:“皇帝,你看看你這朝堂的大臣,一個個的,人模狗樣,天天不想著為百姓著想,為國分憂,連這麼明顯的栽贓嫁禍都查不出來,就知道咬住一個小姑娘不放,北涼要他們何用,養閑人麼?丞相丞相家裏烏煙瘴氣,太傅太傅教出的女兒沒有規矩,他們這樣管的好國嘛?”太後一番話毫不客氣的把一幹大臣罵了個狗血淋頭,唐安和嶽林的表情更是精彩萬分,畢竟被太後當著這麼多人的麵這樣點名,還真是丟人。北涼帝見太後風姿不減當年,可是這未免也太不給麵子了,就開口道:“母後,你這······”還未說完,就聽殿外傳來肖煜的聲音:“皇祖母,說的對極了”,肖煜一向不守規矩,大家都習慣了,不過很難得在朝上看到他,如今看到他一身紫色朝服穿在身上,倒是穿出了隱隱的華貴之感,通身竟有些王者之氣,相反一起進來的肖璟逸反而落了下乘,遜色了不少。

兩人對著北涼帝和太後行禮,肖煜道:“皇祖母,您怎麼不打招呼突然回來了?”太後的神色不似剛剛那般嚴厲,卻還是說:“臭小子,讓你護著翎丫頭,你就是這樣護著的,給我護到大牢去了?”在場的大臣都不是傻子,心想這下完了,唐太傅這是一塊“得罪”兩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