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酒量,魯省在全國能排個三、四名。

但是,談到喝酒的規矩和套路,魯省絕對首屈一指。

很多外地人,尤其是南方人,來魯省玩也好,投資談生意也好,隻要上了酒桌,基本上能被當地人的喝酒陣勢嚇住。

魯省人民非常好客,他們覺得,如果不讓客人把酒喝好,那就是沒有禮貌。

而且,每次喝酒,總是有幾個人作陪,以表示鄭重和尊敬。

喝酒的時候,各種祝酒詞一句接一句,共同喝完再單獨敬酒,敬完一圈之後再加深幾個。

基本上,一場酒局下來,總會喝吐幾個。

有意思的是,喝吐了,人家還不會笑話你,反而覺得你做人實在。

濰州市的喝酒風氣雖然不是魯省最彪悍的,但是也十分講究規矩。

方正請的是同事,而且也不是拚酒的酒局,所以,他就按照比較緩和的喝法進行。

這邊酒桌上有個說法,叫做“七上八下”,意思是說一杯白酒喝七口,人往上走,步步高升,要是喝八口,就要走下坡路。

這句話其實還有個更直白的意思:能七口喝出來,就不要拖到八口!

其實,真要想讓一個人喝酒,有的是理由。

一口喝完,叫做感情深一口悶。

兩口喝完,叫做哥倆好,也叫好事成雙。

三口喝完,叫做三陽開泰。

四口喝完,叫做四季發財。

五口喝完,叫做五福臨門。

六口喝完,叫做六六大順。

至於幾口喝完,完全看酒局狀況以及酒杯大小。

一些比較猛烈的酒局,往往用那種二兩或者二兩半的杯子,采用“三二一”的喝法。

所謂“三二一”,就是主陪三口帶完第一杯酒,副陪兩口帶完第二杯酒,三陪一口帶完第三杯酒。

試想一下,三杯酒下肚,基本上就是六七兩的白酒了。

這還僅僅是主人帶酒,然後才是單獨敬酒。

按照這個喝法下來,很多人連菜都沒吃幾口,就得歇菜了。

陳府大蝦麵的酒杯是三兩三的高腳杯,方正和林東、張大誌喝白酒。

他又給楊明和張優秀定了個喝啤酒的規矩,一比六的喝法,也就是一杯白酒換六杯啤酒。

方正先是帶了四口酒,說了一些客套話,無非就是初來乍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幫助,並且,準備與大家一起努力,把發行部的工作提升起來,免得讓其他部門看笑話。

由於大家還處在清醒狀態,所以,也都比較客氣地說盡最大努力去工作。

剩下三口酒,則由楊明用三杯啤酒帶出來。

然後,方正又給林東、張大誌和自己倒滿了一杯白酒。

這個時候,大家的酒意開始慢慢出現,說話也膽大了不少。

方正作為主陪,開始按照年齡大小敬酒,每人敬兩口,表示“哥倆好”,也表示“好事成雙”。

林東、張大誌五十好幾的人,喝了幾十年的酒,越喝越想喝,越喝話越多,越喝越看得起喝酒的人。

方正本想一杯白酒敬完所有人,不料在林東這裏就卡主了。

林東表示對方正非常欣賞,說方正為人大方、大氣,做事也有膽識,所以,一人兩口酒,直接喝到酒杯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