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從太陽黑子到第三顆星星(1 / 2)

直接使用文望遠鏡觀測太陽當然是教科書式的錯誤操作。

哪怕隻用普通望遠鏡或者裸眼觀察太陽就已經可以保證致盲效果,以文望遠鏡的聚光程度,約莫不止亮瞎狗眼,怕不是要燒穿頭蓋骨,連腦子一起治一治。

文愛好者們當然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有一種廉價的太陽濾光裝置叫做“巴德膜”,首先用巴德膜保護好物鏡防止損壞設備,然後再根據拍攝需求進行設備升級。

通常拍攝太陽的時候得到一個黃色或者略偏紅的球體,這是太陽光在穿過大氣時已經損失了短波長的光,而紅色和黃色光波長最長的緣故。不同波長的光是由不同類型的原子達到特定溫度發出的,給望遠鏡加載上波長選擇裝置可以有選擇性地觀察太陽活動,比如紫外光來自超高溫(六百多萬攝氏度)的原子,適合觀察太陽耀斑(太陽大氣的劇烈爆發現象)。

相比太陽耀斑,更適合入門觀測愛好者們的是甚至可能用肉眼觀測到的太陽黑子。

所謂太陽黑子,顧名思義,是太陽上的暗斑。據人類最早的太陽黑子觀測記錄出現在甲骨文中,在“山海經”論壇上文愛好者們開的交流帖中,薑若又開始掉書袋。

共工:公元前一百四十年的《淮南子》中就有“日中有踆烏”的記述;《漢書》有載,“和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和平元年也就是公元二十八年。

跟在下麵的是玩家們的刷樓討論:

吃瓜少年:古人怎麼觀測?

哥白尼二世:肉眼。

有玩家幹脆背起了《浮生六記》:

爸比不會唱星星: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吃瓜少年:這麼浪,古人的眼睛還好嗎?

哥白尼二世:現在也不是不可以浪,有一種十分安全的觀測叫作霧霾觀測。

爸比不會唱星星:霧霾觀測很真實了,陰霾的空上一顆的紅太陽

《觀山海》幹脆出了一期太陽黑子合集,集結各路民間大神的太陽照片,華麗非常,拍出來的太陽表麵像金色的華貴毛毯,一個一個暗斑像爬在上麵的蟲豸,令人情不自禁開始背誦張愛玲的名言: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雖然觀測太陽的潮流席卷一時,但玩家終究也是會膩味的。

重複了幾數太陽黑子並互相對數目的遊戲後,玩家們放下了望遠鏡。

宇宙的魅力在於無盡的星辰,隻有一顆星球和它的恒星的宇宙,未免過於寂寞了。

哥白尼二世是文物理係大三學生,和大多數選擇了文物理專業的發夢少年一樣,他心懷星辰大海,一心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

學校文台每個學期隻提供幾次觀星機會,而作為一個窮學生,哥白尼二世顯然買不起高端的望遠鏡,隻好攢錢從某寶上買了一台塑料外殼的廉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