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子:神秘老人和懷表(1 / 2)

鍥子:神秘老人和懷表

黃昏漸漸,充滿著時代氣息的南城被蛋黃般的太陽映得霞紅。

哢擦——明月拍下了這瞬時的美麗景色。

民國時期的古城青瓦白牆,充滿著那個時代的氣息,成為景點後更是清幽靜謐,零星的遊客靜下心在細細品味。

明月的鏡頭在老舊卻依然鱗次櫛比的建築間徘徊,直到焦點聚集在牆上一張紙上,拉近焦距,紙上的‘美人’通過鏡頭映入眼簾。

圓碌明亮的眼睛離開了鏡頭,看著那張紙上‘美人’,腳步如同魔怔一般走了過去。

有美人兮,輕揚婉瑩,紅衣勝火,美人如玉。

——

抬頭看了眼與這南城風格十分契合的小苑,門外散發著古樸肅穆,卻又隱隱頹然的氣息,黃昏將落也不見燈火點亮。

這看起來就是令人望而卻步的鬼屋即視感,但是明月似乎不得不進。

黑色的單反相機掛在胸前,手裏拿著一張白紙。明月緩緩打開,略微泛黃的紙張上畫著一位古代美人,明眸皓齒,粉妝玉琢,讓人一眼便眼前一亮。

明月眼睛盯著美人逐漸失焦,那是她失神思考的表現。

她不知道自己為何會來到這裏,但一切就好像設計好了一樣,讓她本能地被吸引來。

畫中的女人雖然穿著一身古香古色的白紗紅衣,但是臉上的表情卻並不像尋常畫中美人那般巧笑倩兮,而是嬌嗔怒視,臉頰兩邊的酒窩隱隱而現。

姿態也不似古代女子般規矩得體,而是雙手叉腰,身體微微前屈。

活靈活現的畫像讓人透過女子就能感受到畫手描繪這一圖畫時的那顆寵溺的心。

讓明月失神的不是畫中人有多美,而是她拿在眼前時總感覺人物活起來她就是在照鏡子。

是的,畫中人跟她實在是太像了。當然,明月也不會單單因為一副畫像而來到這座小苑。這白紙上不僅僅隻有一副美人圖,美人腳下還寫著幾行墨筆字

“畫中人名為明月,年芳二十又二,身高米又六十,北省清定人士。托故人之願等候至今,望明月姑娘見此畫能前來尋找在下,了卻故人心願,解開姑娘心中疑惑。”

她就叫明月,今年二十二歲,身高一米六,北省清定出生。這是巧合嗎?詭異的尋人啟事讓她心中迷茫又好奇。

順著紙上留下的地址走小苑附近,是外麵街道的麵攤老板娘把她帶進來的。老板娘告訴她,一個月前有人給她一筆錢讓她把一個月後拿著尋人啟事來找人的姑娘帶到小苑。

也就是一個月後的現在,老板娘把明月帶到了這裏來。

為什麼?明月想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用這種方法來找她,不明白為什麼對方能提前算到她一個月後會來這南城,不明白對方為什麼肯定她會沒有防備地跟著老板娘來到這裏?

但是,無疑對方真的算到她的心思了,她現在真的是情不自禁地想要進去一探究竟。

這一切都讓她摸不著頭腦,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明月感覺並不會有危險,這種感覺讓她自己都覺得虛渺到可笑,但是她就是這麼肯定。

卷起紙張,明月深吸了口氣,雙手雙腳沒來由地蹬了蹬,自言自語:“放輕鬆,放輕鬆,光天化日,天還沒暗呢。”

調整好心態後她終於輕輕地推開了大門,年久失修的雙木門發出輕微的響聲,踏進大門是一個納涼的小庭院。

明月四周看了看,建築都帶著一種古韻,但是好像沒有煙火氣,跟沒有人住似的。

她輕手輕腳地往正廳走去,進了門便小聲喊道:“有人在嗎?”

室中人仿佛一直在等著她似的,不過這麼輕聲地一句試探,就立刻有了回應。

“明月姑娘?是明姑娘嗎?”聲音聽起來是很年長的老人家,聲音有些輕飄,好似沒有什麼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