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蘆溪的表現卻是非常專業。因為她沒有其他介紹員那麼多事,而是把主旋律交給客人,並不多一句去影響客人觀看展品的興致和方向!
所以,這麼一來王林等人就可以稍微放鬆一些了,他們三個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尋找自身願意看的古董!
但還沒走幾步呢,王林就已經被身邊的一件展品吸引住了腳步,他轉頭看著那件展品,眉頭不自覺的皺了起來。
原來,這件展品王林已經見過了,雖然不是實物,但他已經對這件東西有了一些了解和認知。因為吸引他的注意的那件展品是一隻瓷器,而瓷器下方的介紹牌上,在名稱那一欄裏寫的是:琺琅彩繪瓶!
沒錯,就是那本手冊上的琺琅瓶子,不過眼前的這件實物更有美感,瓶身的線條和顏色更富有色澤,要不是還有一層防塵防盜玻璃罩,恐怕王林已經上手拿起來仔細鑒賞了!
“是那隻瓶子嗎?”劉義湊在王林耳邊問道:“心有假!”
確實,有些私人博物館裏不可能把真品放在外麵給人欣賞,大多數的館主都會找一些高仿的贗品擺在外麵。所以劉義的心有假也不是全無道理的妄言!
可王林沒有及時回答,他先是打懷裏拿出一個放大鏡,對著瓶身上富有當時藝術代表的細節處進行觀察。
這個瓶子的瓶底兒和瓶口一樣粗,不過在中間的瓶身兒上,卻鼓著完美的曲線線條,而且瓶身正中間還繪畫著兩個孩,孩在柳樹下開心的耍鬧!
雖畫中的孩光著腚,但是一種童趣和人間的紅塵味兒還是畫的猶如現實一般。
再看瓶口下的雙耳,內廓有金外廓藍釉,中間既沒有補刷和夾層感,顏色和光澤也非常的油量,果然是清代官窯的特點!
王林直起了腰杆,微微偏頭回答劉義:“如果單從這隻瓶子的外形和釉彩上看,確實是清代官窯無疑!但瓶底的落款被壓住了,不然我能判斷出時間,甚至直接估出價值!”
章醒:“那這種瓶子的盛行期是什麼時候呀?如果這隻瓶子是盛行期的產物,那價值又會是多少呀?”
王林不確定的:“這種瓶子在唐朝就已經有了,與後來相比也隻是風格不同,做工和燒製程度也不同!單從時間上算,咱們沒辦法確定琺琅瓶在清朝的盛行時間,我隻能告訴你康熙年間的琺琅瓶最貴,尤其是官窯,七八十萬都不是沒可能!”
聞聽此言,章醒從口袋裏掏出一個本,上麵全都是他手寫的備注。等他找到自己記錄的琺琅瓶拍賣價格時,章醒的臉色一變,嘴角也抽搐了一下!
王林和劉義探頭一瞧,就見本上的標價竟然隻有二十萬。
劉義笑道:“看來這件東西不是康熙年間的了!”
王林則安慰道:“也不一定!起拍價嘛,底一點很正常,畢竟這種東西的叫價是三萬一次,如果在會場上有兩個以上的人爭搶這件琺琅瓶,恐怕最後的成交結果也不會低於五十萬!”
劉義不解道:“可你剛才真品價值七八十萬呀!”
王林:“我還見過一根明朝的銅耳勺賣到了一百五呢!”
章醒恍然道:“你是最貴?或者我應該你見過的最高價值的琺琅瓶在這個價位?”
王林點頭,“差不多!不過這種東西和年代有關,康熙早期的能價值百萬以上,至於後期的琺琅瓶千百塊錢的也有可能!誰知道這件東西具體是哪一年的呀!”
劉義好像聽懂了,道:“康熙早期的瓷器受到了官府管製,尤其是官窯,不僅成功率低,數量也少的可憐!但幾十年以後,康期尾聲的官窯已經成熟了,不僅找到了更好的材料,還對燒製瓷器的窯爐進行了改良。所以在這件東西上,雖然隻有幾十年的差距,可價值的相差已經成了一個文數字!”
章醒驚訝道:“呦嗬,沒看出來呀老劉,你居然也懂曆史?我可對你刮目相看了!”
“我看電視上的!而且有一部電視劇裏,不就過康熙因為一件紫砂壺斷了一件大事嘛!”
“那是紫砂壺記!”
“較這個真幹啥,我看都差不多!”劉義:“反正都是燒出來的嘛!”
章醒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差多了!兩種東西的原料土質就差了壤之別,更何況這裏頭還存在一個溫度和時間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