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老弟,你態度這麼堅決,你的意見我會轉述給他的。”張朝楊。
事實上,從1995年開始,李博士每年都會回國考察互聯網市場。他一直是有自主創業想法的,隻不過在美國的事業太順利,太平洋東海岸的豪車、別墅,道瓊斯的股票期權,讓李彥宏難以割舍,狠不下心放棄一切回國重起爐灶。
若非Infseek那幫高層都是目光短淺之輩,放著搜索領域的大好前景不做,非要轉型學習雅虎,去搞什麼門戶網站,李博士大概率也不會辭職回國創立百度,那可能就沒有穀歌什麼事兒了,
隻是目前的情況的有點尷尬,國內的前景很不明晰,還有一個強大的對手,甚至這個對手還拿到了高盛的融資,自己的公司如何去做,未來的路怎麼走,李博士迷茫了,甚至他的媳婦也沒有那麼堅定要回國了,美國生活條件如此麼優越,房、車都已經有了,當年自己千辛萬苦出國為什麼?現在有必要為了一個夢想,拋棄一切去賭一下嗎?
“張哥,你們搜狐今年就準備上市嗎?”楊明故意問道,他心裏很清楚搜狐是今年7月份在納斯達克上市的。
“嗯,是的準備今年年底上市。”張朝楊如實。
“張哥,今年的美股形勢,你應該了解吧,現在上市有點玄啊。”
“為什麼。”
“美國的網絡股早就泡沫化了,你不擔心搜狐的泡沫被戳破?”楊明問道。
張朝楊沉吟了一會,抬起頭:“老弟,好眼光。”
現在美國的投資界有兩種看法在流傳,
一種是互聯網是一個新興行業,未來前景無限,目前隻是剛剛起步,沒有過熱,還能再漲十年,這是財經新聞給普通股民的。
另一種看法是互聯網泡沫遲早破裂,隻不過這個時間是兩三年,大家都希望最後一個接盤的不是自己就行,並不在意遊戲還能玩多久。這是投資人的看法。
“張哥,你應該知道目前90%的互聯網企業,沒有任何的賺錢能力,除了融資和上市以外,投資人和股民,不可能無限度的砸錢進來,他們的每一分錢都是要回報的,當他們失去耐心的時候,就是互聯網泡沫破裂的時候。”楊明。
“那你認為什麼時候上市合適。”
“今年上半年的吧,越快越好。”楊明,試試上也是如此,000年華國在納斯達克上市了4家企業,上半年的中華網、新浪,下半年有網易和搜狐,上半年的兩個兄弟,上市當她立即逆勢增長00%以上,例如新浪上市價17美元,當就漲到了50多美元。
下半年的兩個難兄難弟,就比較倒黴了,網易直接跌破,甚至淪落到每股美分,搜狐直接跌破發行價,過了一年多才緩過來。網易、搜狐都是因為上市太晚,沒趕上好時候,下半年互聯網泡沫已經被戳破了。
“美國人民對華國網絡股非常期待,搜狐上市後絕對股價大漲,有必要這麼著急嗎。”張朝楊不解是問。
“你看前兩的新聞了嗎?美聯儲又提高利率了。”
“這和我們上市有什麼關係?”
“算上這次,從去年到現在,美聯儲已經把利率提升6倍。華爾街投資商的錢可不是自己的,都是拉來的投資、借的信貸,利率提高就意味著融資成本增加,每光利息他們就扛不住,華爾街的錢那也是錢,不是大風刮來的,他們現在迫切需要回報,需要套現,所以互聯網泡沫可能要被戳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