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陽府在蜀地西南邊,與滇地、黔地接壤,一條沱江穿城而過,將府城分為江陽,龍馬一南一北兩個縣城,江陽縣內有市集名曰南市,而相應的龍馬縣內夜市則為北市,兩市買賣各不相同,南市以買賣大物件為主,而北市則多販賣小物件,更受婦孺喜愛,當然物件有大有小,全憑客人喜好,因此兩市各有千秋,相互生輝,共同支撐著江陽城的繁榮。
順著來來往往的人群,田文進一個人走進了北市,穿過一處偏僻小巷走到了一戶店門外,這店門與街角上的其他店門稍顯格格不入,在大門兩旁寫有兩行字——“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上方則用一塊土黃色的木刻牌匾蒼勁有力的寫有——“信義”二字,兩座石刻大老虎張牙舞爪,一左一右立在門口更顯莊嚴肅穆,栩栩如生的麵容讓人站在門口頓時心生恐懼。田文進卻自顧敲響大門,一個長相和藹的中年男人便打開了門,低沉問道:“來客有何貴幹?”
田文進答曰:“我來買些東西。”
那人回道:“這位先生怕是弄錯了,這裏並無東西可售賣。”
田文進搖頭:“不會錯的,我要買的東西隻有這裏才有。”
那人又問道:“先生想買什麼?”
田文進正色說道:“賞勿漏疏,罰勿容親,耳目人間,知外患苦。”
中年人朝田文進行禮後道:“先生請進。”
原來這處宅院需要對上特定的切口才可入內,田文進便跟著中年人進了宅門,越過中庭,中年人將田文進領進了一間質樸大廳,請他坐下稍作等待,便伸手作揖告辭離開,一個下人模樣的丫頭端上一杯冒著濃烈香氣的茶水,又伴著幾樣精致的茶點放在田文進跟前,到了這時田文進反而不著急了,一邊喝著茶,一邊上下打量起大廳裏的布局。這間屋子裝飾的什麼古樸,看得出來這裏的主人是一個喜愛淡雅之人,堂上一個古樸的香爐正冒著熱氣輕輕一嗅便能聞到出淡淡的清香,堂下放置有兩排交椅,除了這些,在正中間的牆上一幅巨大畫像。
畫像上一個麵容儒雅俊俏的男人,躺胸露背站在一片碧綠的竹林裏,和清新脫俗的背景顯得並不協調。田文進仔細看著畫像,一個爽朗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此畫乃上古遊俠朱家,江湖兄弟的祖師爺。”
田文進尋聲望去,便見一個約莫四十多歲,身著布衣,一臉胡茬的中年人走了進來,中年人朝田文進作揖後笑道:“不知知府大人來訪,謝某有失遠迎。”
田文進淡淡回應道:“都說行必堂謝堂主神通廣大,料事如神,本官這是第一次上門,謝堂珠卻能知道本官的身份,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語氣中卻滿是濃濃的嘲諷之意。
中年人卻並不在意,請田文進坐下後道著:“大人用了行必堂的切口找上門來,一定是要緊的事情。”說著略微思索後繼續說道:“如在下所料不差,大人定是為了軍餉被劫的事兒來的吧。”
田文進道:“既然謝堂主知道,那咱們也不必繞圈子了,打開天窗說亮話吧,如果不是實在走投無路,我絕不會登門拜訪,不錯,我正是為此事而來,不知謝堂主可否相助?”
中年人笑道:“想不到大人病急投醫,卻尋到我這裏了,真是我謝某和行必堂莫大的榮幸,隻是這件事嘛……”
田文進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吞口唾沫焦急的問道:“那軍餉現在何處?”
中年人搖頭:“我並不知道軍餉現在何處。”
田文進不禁有些失望,他不甘心的問道:“莫非以行必堂的手段都沒有辦法了嗎?”
中年男人笑著解釋道:“我行必堂做得是掮客買賣,隻要客人出的起價,我們行必堂一定能幫客人實現他的委托。”
他略微停頓,接著說道:“既然大人找上我行必堂尋求幫助,自然就是咱們的客人,總需付出些代價才是,該遵守的規矩還是得遵守。”
“那麼行必堂想要什麼代價?”田文進問道。
“那批軍餉總額的兩成如何?”謝福林眼也不眨地說道。
軍餉的兩成,那就是兩萬兩白銀。
田文進“噌”一下站起來,好像被人侮辱了一般怒喝道:“謝福林,你簡直是訛詐,你竟然敢跟本官漫天要價,你要搞清楚,我是官,你是民,信不信本官帶人抄了你行必堂。”
謝福林並不理會田文進的威脅,依然不緊不慢的說著:“知府大人,我行必堂百餘年來,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達官貴人,隻要找到行必堂,不管是上天入地的事兒,咱們行必堂既然應下了,一定會信守承諾,如今大人隨便擺擺官威,什麼都不付出就想向我等索取,這不合規矩吧。既然大人有所顧慮,那恕謝某招呼不周了。”
說完端起茶碗,朝外麵喊道:“送客。”
田文進臉漲的通紅,怒視著一臉閑庭信步的謝福林,仿佛恨不得要將他撕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