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士(1 / 2)

“小乾啊,節哀順變。”一個膚色黝黑的中年男子,在靈堂前燒了紙,磕了三個頭,起身對著跪在一旁披麻戴孝的王乾說道。

王乾還了禮,扯了扯嘴角,露出一個不知是哭還是笑的表情,“知道了,李叔,謝謝您能過來。”說完,又恢複了木然的神色。

在王乾的身邊,還跪著一個大約十歲的小男孩,這是王乾的弟弟,王坤。他笨拙地重複著王乾的動作,一句話也沒有說。

李叔看著神色間充滿不安和迷茫的王坤,歎了一口氣,轉身出了靈堂,幫著招呼院子裏的賓客。

“造孽啊,王先生多好的人,怎麼說走就走了呢。”

“可憐那王家兄弟,哥哥才十三歲,這往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前幾天,那弟弟才通過了童生試,還是第一名,我剛過來喝了酒,沒想到這才幾天,王先生就走了,唉……”

……

“去去去,走遠點,在孩子麵前說什麼呢?!”李叔聽見聚在門邊的幾人的談話,臉上現出一抹怒色,走上前將幾人趕走。

王乾現在很迷茫,完全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母親生王坤的時候難產死了,如今才過了沒幾年,父親又撒手人寰,底下還有一個弟弟需要養活,而他卻無一技之長。

王家之前全是身為秀才的王父支撐著,靠著給村子裏的孩子啟蒙,代寫書信春聯什麼的勉強度日,家裏雖有幾畝薄田,卻也是荒多豐少,父子三人都不是種田的料,要不是村裏人幫襯著,怕是幾年都產不出一顆米。

“哥。”王坤緊緊抓住王乾的袖擺。

王乾看了一眼弟弟,知道他想說什麼,拍了拍他的手背,安慰道:“別怕,有哥在呢。”

“恩。”王坤重重點了點頭,似乎在加強著對哥哥的信心,臉上的惶恐不安減輕了一些。

王乾伸手入懷,摸了摸貼身放著的書信,心中有了計較。這封信是王父臨終前強撐著口氣寫完的,是寫給縣城的教諭的,他是王父的同窗舊友。

信上著重提到了王坤,希望他的同窗舊友能幫助自己的這個兒子進入縣學。

王坤和王乾不一樣,天生讀書的料子。

王乾雖然兩世為人,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經史子義完全沒有感覺,小時候因為說話懂事早,倒是有過一段被誇譽的時光,然後很快就泯然於眾人了。

“喂,你這道士,擋在門口幹什麼呢?”

院門口處傳來一陣喧嘩,王乾隔著人群看去,從縫隙中看到一抹青色的衣角。他很想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但是按照規矩,孝子不能離開靈堂,即使吃飯也是由親朋送進來,如廁則是在隔壁廂房的馬桶裏。

不過,王家是後來搬過來的,舉目無親,這些事情都是鄰居李叔在操持著。

沒多久,門口的爭執有了結果,那道士似乎被趕走了。

“李叔,怎麼了?”王乾看著過來的李叔問道。

“沒什麼。一個遊方道士,滿嘴胡話,被我趕走了。”李叔臉上怒氣未消,“估計想是騙吃騙喝。”

王乾點了點頭,沒有問具體的內容,看李叔的樣子,就知道多半不是什麼好話。這個時代的人很奇怪,一方麵篤信鬼神之說,一方麵對於道士術士之流又褒貶不一,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些人裏多是騙子之流,至於有真才實學的,王乾是真的不知道什麼才算是真才實學。

很快,時間到了晚上,這是守靈的第一個晚上,也是最後一個,按說應該停靈七七四十九天,但是那都是大戶人家才能做到的,一般的人家大多一到三天不等。

王父明天申時就要起靈下葬了,這是村西頭的算命瞎子算出來的時辰。

到了戌時左右,前來吊唁的賓客陸續散去,隻剩下附近的幾家還留在這,收拾著一片狼藉的院落。